至少從這一點看來,帝洛南的改革計劃,的確能夠得民心。
“也不知道帝洛南的這個改革,究竟是要讓大夏成為工業革命之后的英國呢?還是成為戊戌變法的中國?希望是前者吧……”
潘龍自言自語,從空中落了下來。
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大城池,正好可以進去休息一下。
來到城門外,抬頭一看,他微微一愣。
城門上赫然兩個大字,卻是“商洛”。
“商洛關?竟然到這里了?”
潘龍不由得有些驚訝——商洛關乃是從雍州到冀州的重要通道,它扼守著山中小道“商洛道”,地理上極為險峻,只要以一支軍隊鎮守,就算千軍萬馬也難以攻破。
昔年帝甲子征討天下,先占領的自然是冀州,然后從冀州打雍州。當時商洛關就攔住了大軍的去路。
帝甲子并沒有依靠優勢兵力強行攻關,而是召集了大量的術者,聯合施展法術。施法三日之后,大地震動,山岳搬移。曾經的狹窄小道變得寬闊起來,天險自然也就直接解除了。
面對這種完全無法抵抗的敵人,商洛關守將直接跪地請降,從此成了大夏忠臣,在此后的征戰之中出力很多,也是開國勛將之一。
而帝甲子也沒白白浪費這條強行開拓的大路,后來建立九州大道的時候,從雍州往冀州的一條道路,就是從這里走的。
商洛關后來也被重建,雖然名義上還是叫做“關”,但實際上早就已經不是什么關卡,而是一座普通的城池。
潘龍之所以對這些非常熟悉,一方面是他這幾年為了日后造反的緣故,閑暇時候讀過不少地理和歷史書籍——尤其是在廣陵城的那段時間,讀書讀得特別多。
另一方面,則是這商洛關附近,住著他的一位朋友。
“記得當初在武功鎮分開的時候,強哥說過,過了商洛關,就是洛口渡。再從洛口渡向東約莫五十里,大路旁有個李家村,就是他的家鄉。既然來都來了,要是不去他家拜訪一下的話,豈不是太不給面子!”
潘龍自言自語,連連點頭。
于是吃過飯,他就問了商洛城最好的布莊,進門之后,開口就是:“將你們這里最好的布匹給我包上二三十匹,我要去拜訪親友,正好拿來當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