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以刀光去斬金佛,留下余力在刀鋒上,準備和對方的拳腳交鋒。
但這一瞬間,他卻又意識到,自己除了經驗不足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實力不足。
如果剛才他選擇用刀光斬金佛,那很可能根本就斬不動,結果便是他連人帶刀被金佛轟進江里,然后金佛繼續落下,把木排和木排上的排教眾人都砸個粉碎。
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明顯,對方全力以赴發出來的絕招,他在沒有排教大陣和通天江水勢相助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刀斬金佛,才能破招。
所以,他才只是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而不是因為直覺的緣故臨時變招。
他的選擇并沒有錯,非要說他有什么錯誤,錯就錯在,他沒有能力憑借自己一人之力,刀光斬金佛,刀鋒戰老僧。
心有余,力不足,無可奈何!
潘龍看到那老僧的眼中,也閃過一絲疑惑。
看到對方刀斬金佛,“臥佛”心中有些驚訝。
這不對啊!
面對自己全力一擊,排教大陣已破,對方的正確選擇難道不是繞過正面的金佛,來向金佛后面的自己進攻嗎?
對方實力也不弱,必定是排教秘密培養多年的高手,怎么會犯這種錯誤?
然后,他看到了潘龍的面容。
雖然臉上有胡子,乍看上去似乎挺威武的,但以他的眼力,一眼就能看出潘龍最多二十幾歲,根本不是什么“排教秘密培養多年的高手”。
更重要的是,潘龍一臉正氣,身上甚至都散發出行善積德的功德之光,根本不是什么邪惡之輩。
他頓時覺得更加驚訝。
排教說起來橫跨黑白兩道,實際上更多還是傾向于綠林。雖然他們不做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事情,但教中不少法術都比較陰損惡毒,為了修煉這些法術,免不了要做一些壞事。而用這些法術傷人,也很容易波及無辜。
所以整個排教里面,頂天了就是不壞得那么厲害,或者說不好也不壞的人。想要找個行善積德以至于身上能散發出功德之光的,別說現在,哪怕上溯到排教成立之初,也找不到一個來!
此刻揮刀向自己迎戰的人,必定不是排教中人!
(我打錯人了?)
他不由得心中震動,立刻便想要收手。
雖然身為皇家影衛,可他畢竟也是佛門高僧。雖然用如來神掌殺人,可他平時修煉更多的畢竟還是慈悲的釋迦掌。
就算是和排教生死相搏,他也不想濫殺無辜。
但他心中,卻又閃過另外一個念頭。
(下面的木排,確實是排教無疑。)
(我修煉佛動山河尚未圓滿,此刻收手,最多就是能夠讓自己不至于散功成為廢人,卻必定會失去擊潰木排,擊殺排教眾人的機會。)
(不行,就算是失去機會,也不能濫殺無辜!)
想到這里,他便要收力。
但就在這時,他卻又閃過另外一個念頭。
(這人既然動手幫助排教,那就是朝廷的敵人!)
意識到這一點,他心中殺機大盛,將平常修煉的佛法壓了下去,將慈悲心趕到了九霄云外。
既然是朝廷的敵人,那就不是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