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隕落了十一位司辰,當真稱得上驚天動地。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有別的司辰誕生。
那個歷史很少被提起,同樣成為了禁忌,和驕陽沒有隕落的歷史一樣,成為了“失落的歷史”。
說來有趣,但凡驕陽活著的歷史,都成了“失落的歷史”——無論祂是從來就不曾隕落也好,還是隕落之后又復活也好,總之對于司辰們來說,只要是驕陽活著的世界,都禁止窺探,更不要說研究和交流!
蠕蟲戰勝了司辰的歷史。
路權戰爭的兩個結局。
這是目前可以確定的三重歷史。
此外,又有兩重歷史不能確定,一重歷史里面,飛鳥特別活躍,不僅戰勝了蠕蟲,而且壓制了司辰。
那個歷史和這個歷史之間的交流很少,諸史學者們研究那個歷史,但并沒有多大的成就——那個歷史的無形之術修行者們,似乎并不愿意跟他們交流。
在某一本筆記上,一位名字被涂黑的學者說:“他們視我們為和蠕蟲共生的不潔者,故而不遠與我等接觸。”
從這個角度看來,或許那一重歷史,也會很有趣。
最后一重歷史則跟被稱之為“血石戰爭”的司辰之戰有關。在大多數的歷史里面,以獻祭起家的血源諸神打敗了天生天養的石源諸神,但在那一重歷史里面是反過來的,石源諸神打敗了血源諸神,從此“獻祭”被視為無形之術的邪道,嚴禁有人研習和使用,一旦有人搞獻祭,不僅凡人發現之后會對他們展開打擊,就連司辰們也一樣會對其狠狠打擊。
在那一重歷史里面,想要成為司辰,只能通過踏踏實實的修行。“血源神”這個概念已經消亡,“肉源神”(凡人的飛升者)則成為了諸神的主流。
那一重歷史和別的歷史交流頗多,很多得罪了血源神的學者都跑去了那一重歷史里面——而得罪了石源神的學者則會跑到這一重歷史里面來,大家各取所需。
五重可知的歷史,兩重失落的歷史,這七重歷史,就是這個世界的人們,對于“多重歷史”的研究結論。
但潘龍知道,這個世界絕對不是只有這七重歷史!
因為他能夠看到的幻象里面,就有和七重歷史都對不上號的內容。
那些歷史,應該是這個世界的人們尚未研究過的,或者是……有人研究過,可他們的結果沒有能夠被公之于眾,消逝在了歷史的塵埃里面。
潘龍同樣也沒興趣把那些歷史研究出來并公布。
他來這個世界,是來度假散心的,不是來做學問的。
就算要做學問,做一些“東方的無形之術”的學問,難道不會更加有趣嗎?
看看兩個世界法術思想如何碰撞,產生出什么樣的火化,從中能獲得多少靈感,那多贊啊!
潘龍就這么在防剿局的閱覽室里面,做了四天的學問,學了一肚子沒什么卵用的知識。
很有趣……這就是他對這些知識的總體評價。
是的,很有趣,但也僅僅只是有趣而已。
他不會在這個世界長住下去,甚至于可能這次離開之后就不會再回來。所以這個世界的歷史也好,力量體系也好,對他來說充其量也就是“有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