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的座位在中間稍稍靠后的地方,既不是前排也不是后排。不過其實坐在哪里都無所謂,反正視野不受遮擋。
大概傍晚酉時(晚上7點),隨著一位禮部官員上臺敲鐘,賞月大會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這個世界并無什么“主持人”的做法,只以舞臺側面的鐘鼓作為節目之間的提示。這一敲鐘,便有一個相貌十分俊朗的書生上臺,為當今天下帝壬辰獻上祝壽歌賦。
帝壬辰今年也已經五十好幾,的確也到了有資格被祝壽的年齡。
那人的一篇《祝圣天子萬壽無疆賦》寫得四平八穩,反正潘龍沒聽出任何問題來。他附近的官員們也紛紛點頭,不止一個人低聲說:“能夠寫出這么一篇賦來,也算是極用心了。”
潘龍倒是注意過坐在稍遠地方的張國忠,張國忠聽了這賦,并沒有說什么,只是和周圍的同僚們一樣微微點頭。
他點頭的意思,究竟是贊許呢?還是附和?那就不得而知了。
一篇祝壽賦讀完,坐在最后面專門特制寶座上的帝壬辰就站了起來。于是眾人紛紛起立、轉身、低頭,向天子致敬。
大概幾秒鐘后,隨著一聲鐘鳴,大家重新抬起頭來,于是潘龍便見到了帝壬辰。
這還是他第一次見到這位大夏皇朝的當今天子。
帝壬辰的相貌頗為英俊,只看外表一點也不像是個五十出頭的人,最多也就四十歲上下。他有著深邃的五官和明亮的眼睛,胡須和頭發都修理得一絲不茍,只是髭須比較濃密,而頜須則要稀疏一些,兩頰完全沒有胡須,總的來說比較類似那種“翹胡須加山羊胡子”的感覺。
嗯,就是前世不少歐美畫像里面出現過的那種胡須。
帝壬辰的身材也頗為高大,目測應該接近六尺。潘龍已經算是比較高大的,帝壬辰卻可能比他還稍高一些。如此高大的身材,卻一點也不顯得瘦削,也不見魁梧,只讓人覺得勻稱。
卻不知道是衣服里面墊了什么或者勒著肚子,還是真的就這么一副模特兒的好身材?
帝壬辰目光在全場掃了一圈,然后微微一笑,對坐在他身邊的太子和皇后說:“朕在位這些年,每年最開心的時候,便是中秋之夜。因為每到今天,便能看到四方英杰匯聚一堂,人才濟濟、令人欣慰!”
皇后微笑點頭,帝河東則立刻回答:“此乃父皇洪福,亦是我大夏之福。”
帝壬辰微笑點頭,說:“中秋賞月,君民同樂,乃是我大夏一直以來的傳統。今年的情況不大好,朕也并不諱言。此刻大夏的情況,便如同我們頭頂的天氣,烏云沉沉,令人不安。”
這話帝河東可不敢接,但坐在另一邊的帝洛南卻敢。
“烏云遮月,終究只是暫時的。”他說,“我大夏煌煌千載,內統九州、外開疆土,三軍用命、四方來歸,就算有一些跳梁小丑,也只能作亂一時而已!”
帝壬辰又笑:“洛南說得對。我大夏煌煌千載,底蘊何等深厚!就算暫時有一些麻煩,也不過是疥癬之患,就像這天上的烏云。看起來陰沉沉的,似乎什么都被遮住了,但其實……不過如此!”
說著,他抬起手來,指向天空,朗聲喝道:“云開!月出!”
隨著他一聲令下,滿天烏云似乎是被他震懾了一般,以他手指的方向為中心,激蕩著朝著四面移動,一口氣讓出了極大的一片天空,恰恰是月亮所在的方向。
此刻明月正圓,清朗的月光落下,起初只是一線,落在他的身上,然后朝著四面擴散……看起來就像是月光先照帝壬辰,然后慢慢給其他人分享一般。
如此奇妙的景色,就算是潘龍這已經知情的人,也不由得在心中嘖嘖稱奇。而那些一無所知的參會者們,更是瞪大了眼睛,被震驚得說不出話來。
雖然大家都知道皇帝被稱之為“天子”,但大家也都知道,這話只是說說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