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鄭雙尋找合適的心法,花了潘龍不少時間。
他當然有上乘心法可以教,無論是“從心所欲”還是“九轉玄功”,都稱得上是整個九州世界最頂級的上乘憲法。甚至可以說,這兩門心法全都能夠幫助修煉者打通從凡人到妖神之間的一切關隘——是否成就仙佛,三分靠運氣七分靠腦子,跟功法沒多大關系。
但問題在于,這兩門最最高級的上乘心法,不適合鄭雙。
心法這東西,不是越高級越好,而是要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自古以來,就有“不是徒弟找師父,而是師父找徒弟”的說法,意思是講,就算前輩高人,想要找一個心性和資質能夠完美契合自家心法的徒弟,也頗為不容易。
當然,這個問題只對那些追求較高的人有意義。如果不在乎徒弟學得怎么樣,或者說對徒弟的要求是只到先天境界就好,大概就不用在乎這些了。
但只要希望徒弟有沖擊真人境界的希望,心法和人之間的契合度,就是不可不考慮的問題。
鄭雙的心性只能算是普通,資質更是中等偏下——這還是潘龍使用靈藥幫他洗毛伐髓之后的結果。畢竟他練武太遲,一口先天元氣早就散盡了不說,長年的辛苦勞作也給他的身心都造成了許多傷害。
傷害可以想辦法修復,但因此損失的資質,卻是很難修復的。
為這么一個徒弟尋找合適的心法,實在不容易。
潘龍為此求教過屠龍寶藏里面的文超殘影,他的建議是:“既然資質不行,那就修煉不需要資質的,我這里有完整版八門遁甲,配合血魔不滅體,只要練不死,就往死里練。最后只要不發狂入魔,一定能成為絕世高手!”
“發狂入魔?可能性多大?”
“……當初這么練的都入魔了,我也不知道究竟可能性有多大。”
潘龍大吃一驚,問:“你還做人體實驗?”
“我當初也沒想到副作用那么大啊!”文超嘆道,“要讓資質低下的人修成上乘功法,自然只能另走蹊徑。風險……當然也就免不了。畢竟這東西跟收益是掛鉤的,天底下哪有收益巨大而風險很小的事情呢?”
潘龍也只能苦笑。
后來又他趁著老師在世外樓療傷的時候,去請教三位長生者。
蘭陵況表示“庸人不在我的考慮范圍內”,列御寇說“為什么不考慮幫他投胎轉世換個身軀呢”,只有自家老師畢靈空最靠譜,一番思考之后,幫潘龍想了這么一個主意。
元氣蠱神之法。
這法門在云州武林的“上流社會”里面傳播甚廣,各大宗門都有保存。它不算是一種很上乘的心法,迄今為止,修煉這門心法成就最高的,是一位被稱為“小蠱仙”的疑似妖神。
但這門功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有限度地改善資質。
觀想五臟五行化為五蠱神,可以獲得五種相應的神通。然后驅使五蠱神爭斗吞噬,最后只剩下一個,這個過程頗為艱苦,但卻能夠實實在在地改善資質。
所以有那么一段時間,云州的真人宗師們若是想要培養某個晚輩,恰恰那晚輩資質又不好,便會傳授這個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