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襄、襄都的位置稍稍靠西一些,土地肥沃,但不夠寬闊。而襄平、安襄、襄遠則靠東一些,土地寬闊卻不夠肥沃。
從定襄到襄都,大概有二百里的路程——這是直線距離,走大路的話,因為要繞過山脈,大概要多出一半的路程來。
曾家二人當然不會走大路,相反他們一直行走在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避開所有的城鎮鄉村和道路。
這越發讓潘龍確定“白貨”肯定有問題!
一路上,曾家兄弟之間自然也經常閑聊,但二人很有默契地回避了關于白貨的話題,只是討論練武的心得,以及談一些八卦新聞之類。
潘龍跟了他們一路,倒是聽了不少曾家的內幕消息。要是讓他靠著這些消息偽裝成曾家的人,或許還真能騙過不少人。
又過了兩天,因為不敢睡覺的緣故,兩人都已經疲憊不堪。好在這一趟運貨終于也到了終點。
當他們來到襄都城外二十余里處的一處山坡,遇到在山坡那里等待的三個人時。內力修為深厚的“十九弟”還好,修為較差的“十四哥”卻因為堅決不肯讓族弟多出力,一路硬撐著過來,整個人都搖搖欲墜。
好在他們還是順利交貨,沒有發生意外。
在襄都這里接貨的三人正好是老中青三代,為首那人亂發虬髯,看起來十分威武,被他們稱之為“六爺爺”,這人修為也不差,呼吸極為深長,隱隱有雷鳴之聲,在先天境界里面也算是高手了。
而另外兩人,一個被稱作“十一叔”,一個被稱作“十八弟”,都還沒有踏入先天境界。
“十一叔”的修為大致上和“十九弟”差不多,也已經到了先天邊緣,而“十八弟”則有些差勁,可能比初出茅廬的韓風都要差一些。
以曾家這幽州名門,十四五歲的孩子這樣的修為,可真是有點說不過去了。
雙方交接完畢,兩個累到快趴下的年輕人就朝著襄都城飛奔,顯然是要找個地方睡覺。
潘龍猶豫了一下,捉摸著反正那個“十九弟”過幾天會回到襄平附近那座叫“寶鏡”的小鎮,索性跟上了另外三人。
他想要知道,曾家運送的“白貨”,究竟是怎么回事?
如此一直走了五六天,中間潘龍還回了一趟襄平府,見到了自己的三個輔官,交代他們“我正在追查曾家的一個秘密,你們這段時間偽裝我在襄平府辦公,不要走漏風聲”。
三人當然滿口答應,唐敬哲還出了個主意,盡快找兩個小案子辦一辦,加強他們的存在感。
說白了,就是給潘龍制造“不在場證明”。
劉云清問潘龍是否需要幫手,潘龍拒絕了。
他只是去追查線索,又沒打算跟人動手。
何況,他自己一個人的話,能夠用潛行之術靠近曾家那些“運貨人”,真的是神不知鬼不覺。但多了劉云清,他還真沒什么好辦法幫她掩飾。
而商滿……當確定計劃之后,他就第一時間外出,去尋找辦案線索了。
作為巡風司的精銳,他們有著無人可比的辦事效率!
和部下們通過氣之后,潘龍再次出發,很快又追上了曾家那老中青三代。
他們有三個人,其中還有先天高手,“運貨”的時候輕松得多。
但那“六爺爺”顯然威勢很重,一路走來,沒人敢多話,氣氛頗為沉悶。
最后他們在差不多幽州最北段的“襄遠府”城外,遇到了接應的人。
這次,一行六人,全都是先天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