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龍第一階段出版的書籍一共六冊,被他命名為“探索世界叢書第一卷”。
只看這個名字,似乎這書是博物類的雜談。實際上它的內容非常的硬核,是標準得不能再標準的基礎學科知識。
第一冊和第二冊是基本物理,內容就是經典物理的那些東西;第三冊和第四冊是化學入門,大致上就是他自己上高中時候化學的內容;第五冊和第六冊是數學初探,從講解微積分入手,然后講了一些簡單的邏輯學、概率學、集合、數列反正在潘龍看來,都是一些入門級別的東西。
這六冊書如果都能讀懂了學會了,去他前世的世界參加高考跟他同一屆參考的話,哦,沒轍,語言都不通,更不要說還要考英語。
但最起碼,這六冊書算是把潘龍覺得近代水平的數理化給捋了一遍。
按照他的計劃,這六冊書刊行天下之后,用不了多久自己就能晉升仙佛。然后再把一些周邊的東西,比方說生物學、地質學之類也專門弄幾本書,給九州世界的人們開開眼界。
等他們這一波眼界開完了,就給他們上點硬菜,整點自己當年在大學里面學的東西。
硬菜自然要花點時間來啃,接下來幾年就暫時放他們一馬,等他們啃得差不多了,再來點大菜,把自己離開大學走上社會之后,隨著科技進步陸陸續續學到的東西也展示一遍。
這么折騰個二三十年,如果九州世界的狠人們能把這些硬菜大菜都吃下去消化了,他就把大聯邦時代那些新銳研究的東西也講一講。
修成長生之后,他能夠將自己前世的記憶完完整整地查詢出來,就連一百多歲時候看的那些關于能量統一、翹曲航行和自適應微集群智能機械這些論文,也能重新具現出來,再繼續研究研究。
當年他精力有限,那些論文看了,可沒全看懂,正好也可以好好學學,給自己充充電。
等他給自己充完了電,就再繼續誨人不倦。
反正“科學”這個領域的道路,他準備來個捷足先登,能占多少占多少
事實上,當第一波六本書刊行之后不久,潘龍就發現,自己這一波占的道路有點多。
具體是多少呢反正老師很震驚地問“你這是準備批發仙佛之路了嗎趙大文二當年已經算是占坑專業戶了,可他們倆占掉的道路加起來,也沒你一半多啊”
潘龍也有些震驚“那兩只學渣居然能占到我一半的道路看來我這幾本書還是講得太籠統了,要盡快出一些把周邊細節也講一講的講義冊子,免得有人受到啟發,自己探索出一些道路來”
于是畢靈空就用“我不認識他”的表情看著他了。
誰叫她自認也是潘龍嘴里所謂“學渣”群體的一員呢
其實這是她想多了,以潘龍的眼光,任長生、蘭陵況這樣的,才有資格被他稱之為“學渣”,自家老師這種學什么學啊,趁早去職校整點實用技術,甭管燒菜也好,開挖掘機也罷,怎么都比跟課本死磕來得實際。
畢竟自然科學是客觀的東西,不會就是不會。
實在不行,哪怕去天津學著說相聲也不錯啊
既然下定了決心,潘龍自然動作飛快,他甚至利用山海經的力量,隨便找了一個戀愛游戲的世界,在圖書館泡了三個月,寫出了一大堆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