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康熙皇帝覺得無計可施的時候,一向勇猛好斗的皇十四子胤禎映入了他的眼簾,在經過一番考教之后,康熙皇帝發現這個胤禎果然擁有大將之才,于是在欣喜之下,便命其為撫遠大將軍,率領大軍西征策妄阿拉布坦!
康熙五十七年,皇十四子胤禎坐上了高頭大馬,用上了親王才能使用的正黃旗的大纛,又被康熙帝臨時賜以“大將軍王”的名爵,揮鞭直指西寧,可謂是威風凜凜,豪氣干云。
事實上,胤禎在出征之前,八爺黨便開始了不斷的造勢,他們在朝廷內部不停的對胤禎施加美譽,同時
(本章未完,請翻頁)
讓其頻繁的接觸江南士子,在李光地的宣揚之下,江南甚至已經傳出了“十四爺賢德”的美名,于是在一切都鋪墊好之后,胤禎便率領大軍出征了,這一切似乎都預示著,只要胤禎此次能得勝而歸,那么未來的諸位便非他莫屬了。
康熙五十八年,胤禎進駐西寧,總領青海,甘肅,新疆的各路兵馬,在經過詳細的籌備和策反之后,康熙五十九年,胤禎兵分兩路開始向西藏進軍,經過了幾個月的作戰,準噶爾部在西藏的勢力被徹底清除,六世達·賴噶桑嘉措也順利的在布達拉宮完成了坐床儀式,至此西藏又恢復了和平安寧的局面。
在得知胤禎大獲全勝以后,康熙皇帝也是極為高興,他先是命人在宗人府給胤禎樹碑立傳,其次又在公共場合多次夸贊胤禎的功績。
當胤禎凱旋歸京的時候,康熙皇帝還親命誠親王胤祉、雍親王胤禛去迎接胤禎,甚至當時的一些宗室子弟還采用了跪迎的大禮,一時之間,胤禎的聲名達到了頂峰,朝野眾臣紛紛站隊,似乎大家都覺得未來胤禎必將被封為太子,進而繼承皇位。
可是就在一切大勢都在向皇十四子胤禎傾斜的時候,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突然駕崩了。
他留下的遺詔居然是讓皇四子胤禛繼位,這一下胤禩一黨以及胤禎徹底傻了眼,就連朝廷里的很多大臣以及江南士子都覺得此事實在是不可思議,一時間謠言四起,說什么的都有。
于是,雍正皇帝便在這風雨飄搖之中繼位了,為了穩定朝局,他先是冊封皇八子胤禩為和碩廉親王,授其為理藩院尚書,同時還讓他兼領工部,之后,他又冊封胤禩一黨的馬齊為內閣成員,如此一來總理朝廷事務的大臣當中胤禩一黨便占了兩個。
事實上,這也是雍正皇帝的無奈之舉,誰讓他繼位的過程是如此的艱難,而且繼位之后的朝局還牢牢的掌控在八爺黨的手里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