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
“那里本來就是我們先祖的土地(注2)。”少年不溫不怒,但氣勢上,卻慢慢地壓過了梁禎,“而你身后的那本書,只會記載你們的得意,卻只字不提,我們的血淚。”
梁禎被說得啞口無言,他自然知道,后世輿圖上的那只大公雞,可不是充
(本章未完,請翻頁)
話費送的,全是祖先一刀一劍地搶回來的。可他以前卻全不覺得,這有什么錯,甚至在一個個不得志的夜里,他還在懊惱,自己為什么,晚生了兩千年,乃至于錯過了,這開疆拓土的崢嶸歲月。直到現在,自己淪為了這開疆拓土中的枯骨,聽見了,失敗者的哭泣。
“那你打算將我怎么樣?”話音剛落,梁禎就后悔了,但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怎么樣,都收不回來了。
“雨停了,就出去。”少年的語氣中,帶著習慣性的冰寒。
跟少年擦身而過的那一瞬,梁禎忽然嗅到一陣卷丹百合的清香。梁禎趕忙側目一視,卻發現少年已經關上了里屋的門。
或許是撲鼻的體香讓梁禎腦袋錯亂,他在少年入屋后,竟然伸手去翻那本《漢書》。因為他實在太想知道,自己來到的,究竟是怎么樣的一個世界。
這兩部書都很厚,而且明顯已有年歲,書頁泛黃,邊角發黑,一看,就知道這些年來沒少被翻閱。梁禎一目十行地翻閱著,這個時空的世界,一點點地在他的腦海中,清晰起來。
這兩本書的跨度,正好是從秦末到東漢末年,共四百多年。
在它們的目錄中,從秦末亂世,天下紛爭,劉邦起家于邙山,討伐暴秦,后建立漢朝,一直到東漢獻帝禪讓于曹丕,都能被找到。梁禎草草地翻閱了《漢書》的高祖本紀,以及《后漢書》的靈帝本紀。高祖本紀與記憶中的沒有多大區別。可在靈帝本紀中,梁禎卻愣是沒有發現這場討伐夫馀的戰爭的蛛絲馬跡。
難以置信的梁禎又去翻了《后漢書·東夷列傳》及《后漢書·獨行俠列傳》卻發現,在這本書的記載中,公孫琙在永康元年,不是大敗于夫馀,而是大勝夫馀,至于趙苞,則是在抵抗鮮卑入侵的過程中戰死的。
難道,歷史是在永康元年發生了轉折?還有,這兩部書又是怎么回事?它們又是誰帶到這個世界上的?
梁禎的心底,登時涌起無數個疑問,但就在他準備進一步尋找答案時,窗外的雨,卻停了。梁禎雖不愿意,但也只好遵從少年的話,帶著無數的疑問,離開了房間。
日子,似乎又回到了常態。只是梁禎的心,是再也安不下來了,因為那一晚,那兩本不應該出現的史籍,已經在梁禎的心中,種下了一粒磁鐵,將他引向一個在此前,他只敢在夢里想想的方向。
梁禎開始有意無意地留意院落的布置,院落的四周都有高墻環繞,只在前后各開有一扇大門,大門往常都是關著的,門內值守著一個專門負責開門的奴隸,門外,則立著兩個佩刀兵士。院里,住著二十多人,一多半是跟梁禎一樣的奴隸,三個身份比奴隸高一點的侍從,以及神、疲兩個管事的。
除了衛兵外,其他人或許都不會武功,可他們也絕不會放過“擒獲試圖出逃奴隸”這種足以提升自己地位的功勞。而這個院子,僅是梁禎需要逃出的第一個地方,至于它外面,又是什么地方,路該怎么走,梁禎可是一點也不知道——因為他是在蒙著眼睛的情況下被帶進來的。
我根本出不去!出不去!!!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