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便放慢了速度,待到兩軍相距四十步時,官軍的騎士便在當頭兩騎的帶領下,往左右分開,如同兩條黑色的游蛇,沿著黃巾軍陣列的邊緣迅速移動。
同時,一層黑色的烏云從官軍的騎陣中升起,如同暗夜中的流星,在空中一閃而過,連那道美麗的尾跡,也不愿留下。這層烏云,便是官軍騎士射出的長箭。
王大志冷冷地看著長箭如蝗蟲般飛來,然后“叮叮”“啪啪”地打在軍士們早已舉起的盾牌之上,雖偶爾有幾個運氣太背的黃巾軍漢被漏網的長箭射中倒地,但整體來說,黃巾軍的陣型,并無半絲松動的跡象。
“補位!”箭雨剛停,軍陣中的小旗們便齊聲高呼,提醒本隊的后備軍士頂替被弓箭所殺傷的袍澤,他們的命令,在十個彈指不到的時間中,便被執行完畢,而此時,兩百步外的官軍騎士才剛剛完成轉向,尚未來得及整隊。
一炷香后,官軍騎士開始第二輪游射,但這一次,他們給王大志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他們沒有繼續往老西營的軍陣上浪費弓箭,而是選擇向戰線更長,且收效更大的兩翼軍陣上放箭。
慘叫聲、驚呼聲開始從兩翼的七千黃巾軍漢之中傳出。王大志聽在耳里,不禁皺了皺眉,這并不是一個好現象。
果然,當官軍騎士絕塵遠去后,黃巾軍兩翼的軍陣之中,已經出現了上百個大小不一的缺口,并有幾個地方發生騷亂,騷亂的后果是,當官軍騎士開始進行第三輪游射時,那上百大小不一的缺口,仍未被補上。
“弓弩手,準備!”王大志高聲傳令,他的嗓門本就不小,現在全力以赴,更是幾乎讓一萬黃巾軍漢都看見了他的命令。
一百步、八十步、七十步、六十五步!所有黃巾軍弓弩手都屏住了呼吸,因為他們都還是頭一次直面數千騎士的進攻,步兵對騎士,在心理上本就先輸了一籌,現在王大志的軍令,卻是要他們盯著迎面而來的箭矢,瞄準那些隱沒在煙塵中的官軍輕騎,然后射出手中的箭矢!
他們也是人,腦海中還印著剛才死在官軍騎士箭矢之下的袍澤的模樣,又怎能不怕?但害怕,真的有用嗎?沒用!因為,但凡那些直娘賊的胥吏,平日收稅、征發徭役時,能夠稍稍守法一點,但凡那些高高在上的郡守縣令,在制定稅賦時,能夠稍微多考慮下情一點,但凡那朝中的袞袞諸公,在商定國策時,能夠多說一句人話,少說一句“之乎者也”,他們都不會背井離鄉,跟著一個連面都沒有見過的大賢良師,去構建那他們自己都聽不懂的太平盛世。
可以這么說,自打扛著鋤頭跟著王大志圍攻代相府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已經在心中刪去了“害怕”這一詞,因為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死亡外,官府壓根就沒給他們準備過第二條路,正所謂: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