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斥候回報說,前方出現大隊漢軍時,他仍然沒有將放在馬鞍上的少女扔下馬,反而一手繼續玩弄著少女光潔的皮膚,一邊滿不在乎地道:“切,不就是幾個蠻子嗎?有什么好怕的?”
“就是,待某去,將他們的腦袋統統割了。”卜力珊手下的一個百騎長滿不在乎地拍了拍自己刀鞘上鑲嵌著兩顆寶石的彎刀,向他請纓道。
“很好。去吧,哈哈哈哈。”卜力珊用力捏了一下馬鞍上的少女,“呦呦呦,你可要乖乖的哦,馬上就到家了。”
百騎長帶人離開后,卜力珊還不忘跟身邊的人分享他在打秋谷時的經歷:“嗨,這漢蠻就是柔弱,彎刀輕輕一彎,要換成草原的勇士,連血都不會流,可這漢蠻,腦袋竟然就掉了,而且,血還噴得老高。”
“哈哈哈哈,對對對,特別是漢蠻的小孩,馬蹄子輕輕一沓,腦漿都出來了,嘖嘖嘖,那雪白的腦花啊,喝起來就跟馬奶酒一個味!”回話的是卜力珊的侄子胡突泉,此人年僅十四,卻已能舉起千百斤重的大鼎。且他騎的這匹紫燕騮,更是他十二歲時,親手馴服的,當時這匹烈馬馱著他跑了兩天兩夜,包括卜力珊在內,大伙都以為他死了,怎知,他在第三天,卻抓著紫燕騮的鬃毛,將紫燕騮給騎了回來。
“不過,漢蠻最好的,還是他們的女子,看啊,這小妞的皮膚,美得就跟他們的絲綢一樣。哈哈哈。”
與卜力珊的滿不在乎不同,梁禎進行了非常仔細的排兵布陣。他根據戰場兩側都是山石,只有中間有一條通道的特點,讓兵士們排成一個方陣。方陣的最前端,是一排巨大的方盾,方盾之后,俯伏著三行身穿鐵甲的刀斧手,刀斧手之后是八行弓弩手。
弓弩手后方,才是長戟兵和刀盾兵。這個陣法,其實就是歷史上,麴義用來大破公孫瓚騎兵時的陣法,現在恰好為梁禎所“借用”。
煙塵漸起處,一隊屠各胡的騎兵黑壓壓地涌了過來,同時軍士們腳下的大地,也開始顫抖。與大地一塊顫抖的,還有軍士們的內心。因為他們雖然都是經歷過廣宗戰火的老兵,但步兵跟騎士完全就不是一個檔次的。更何況,是千百騎一并沖鋒的“奇景”?
等安定下來后,一定要做反騎士訓練。梁禎悄悄地摸了摸額角上的細汗,他知道,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戰場上,哪怕其中的一個小因素發生了一點小變動,戰爭的結果也會是千差萬別。梁禎不知道,自己的部曲跟麴義的到底有多大差別,因此他只能祈禱,自己的軍士也能頂得住巨大的心理壓力,而不是先行崩潰。
“一百五十步!”身邊的觀察兵開始報告屠各胡與軍陣的距離。
“放近點。”梁禎道,他知道在步兵跟騎士的對抗中,放箭的時機很關鍵,早了,一輪箭矢就浪費了,晚了,下一輪箭矢就沒機會施放了。因此,梁禎在心中一遍遍地提醒自己,要小心翼翼地估算時機,否則,就會先輸一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