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局面是,原屬于大將軍何進、車騎將軍何苗的南軍跟北軍群龍無首,袁紹正在派人爭取,而西園軍則比較統一,不過仍分為兩派,一派以袁紹為首,另一派則由馮芳為首。另外,離此地五十里外的孟津還有丁并州的軍隊。還有就是,今天晚上才趕赴雒陽的鮑都尉部。”李孝儒作為謀士,看來已經暗中做了不少功夫,將雒陽城中的軍隊歸屬摸得一清二楚,“如果我們想在雒陽站穩腳跟,就必須爭取到南北兩軍的支持,此外,若能再得到馮芳及丁并州的軍隊,就能形成對士人的絕對優勢。”
“旻兒說,南軍跟北軍原本皆有勛貴子弟擔任,不過近些年來,何進已經將南軍換成了自己的鄉舊,北軍在平定黃巾后,也招募了大量的青壯流民。因此,這些人對士人,難有什么天生的忠誠。”李孝儒接著道,“至于馮芳,他本是宦官的人,現在士人殺光了宦官,他恐怕早就惶惶不可終日了吧?”
“是這個理。”董卓點點頭,“所以,我們現在就應該跟南北二軍及馮芳接觸,爭取在士人之前,跟他們結盟。”
“至于你們倆嘛,從今夜開始,每時每刻都得給我精精神神的,我要讓城中的亂賊好好看清楚,我董卓,也不是軟弱可欺之人。”
第二天一早,董卓便和李孝儒一并離開大營,不過這一次,他沒有再打自己的旗號,想來他是準備暗訪何進等人的舊部了。而梁禎和段煨也不敢怠慢,一大早就將三千軍隊分成三個千人隊,每隊全副披甲地值守四個時辰,以展示涼州軍的軍威。
這一天,董卓依舊是天快黑才回到大營的,不過跟昨日不同,他回來的時候,臉上還帶著濃濃的笑意。
“成了!”董卓開了一壇酒,“大將軍及何車騎的舊部都答應跟隨老夫了,看來用不了多久,昨晚刺殺我的小丑,就會被氣死了。”
“哈哈哈哈哈!”李孝儒牽頭,大伙跟著董卓一并笑了起來。
有人歡喜有人愁,董卓等人在歡聲笑語,袁紹等人就愁眉苦臉了。因為袁紹雖然下定決心,鮑信一到,就立刻拉上袁術以及自己麾下的部曲大約六七千人一齊驅逐董卓。
如果光看實力就是袁紹一方六七千兵士對付董卓麾下的三千軍士。但事實上,董卓的麾下都是久經戰陣,而袁紹等人的部曲,則多是新兵,真打起來,誰輸誰贏也不一定。
但袁紹依舊決定鋌而走險,因為他知道,時間拖得越久,對董卓就越有利。然而,他剛宣布自己的決定,袁術便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了。理由也很充分:這里是雒陽!
何謂雒陽,就是天子所在,權貴云集,袞袞諸公無不為天下之望,在這種地方,別說動刀動槍了,就是走路都得小心謹慎,以免犯了禁忌而被天下英豪群起而攻之。
“本初若非要縱兵驅董,就務必征得叔父的同意。”袁術一邊搖著頭,一邊緩緩道,“否則
(本章未完,請翻頁)
,恐怕我等,都會淪為眾矢之的。”
袁紹不高興了,因為按袁隗的性子,能同意這種事才是見鬼了,但你說不理會袁術的意思,直接去干吧,也不行,因為袁術手中所掌管的,是西園軍中最為精銳的虎賁營,有這支部隊在,袁紹等人手中的軍士才有在與董卓的沖突中獲勝的可能。
“公路,你也知道,依照叔父的性子,這事非得琢磨個個把月不可。只是我聽說,董卓今日已經取得了大將軍舊部的支持,再過個把月,只怕這雒陽之中,就只剩下你我鮑都尉三人的幾千兵馬可用了。而其他的數萬軍士,只怕都歸董卓所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