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禎接過一看,原來是牛輔被白波軍和於夫羅聯軍嚇破了膽,讓梁禎趕快率軍趕往安邑與他匯合,以抵御敵軍的總攻。
看來,進軍平陶是不可能了。梁禎瞄了眼帳中諸人,又看了看背后的輿圖,蒲子縣離平陶還有上百里,且都是些險象環生的小道,沒有大軍在旁護衛,根本就無法保證一個四歲孩提的安全。而且,梁禎也不可能因為一己之私,而讓全軍冒這個險。
“傳令,輜重曲在前,材官曲在中,騎士曲和熊羆屯隨我殿后。全軍即刻拔營向安邑前進。”
“諾!”
“德容,你留一下。”就在眾人即將離開的時候,梁禎單單叫住了張既。
“校尉。”
“我有預感,我們始終有一天,會再來河東,跟白波軍交手。”梁禎開門見山道,“我們這次之所以戰敗,不在于將士不盡力,而在于對敵人的了解太少。”
“校尉是希望,我留下來,刺探敵情?”
“你愿意嗎?”
“能為校尉分憂,既自感榮幸至極,只是既無孟賁之勇,若遇敵恐難逃脫矣。”
“你覺得鷹揚怎么樣?”梁禎笑了笑,“別看他年紀小,可他十來歲就上戰場了。更難得的,是他還會動腦子。”
“那既就心安了。”
除了葉鷹揚之外,梁禎還從全軍中挑出二十名并州出身的老卒,交給張既統一指揮,以刺探白波軍的情況。
布置完這一切后,梁禎才率軍向安邑趕去。
安邑,在古書的記載中,是夏王朝的都城,東,有中條山雄踞,西,有鳴條崗橫亙。更難得的是,它境內有將近六萬人口,占了整個河東郡人口的十分之一。因此董卓所置的河東太守徐榮便將自己的行轅設置于此地。當然,這也有安邑靠近澠池,離董卓的主力非常近的因素在內。
牛輔暴露出了自己的第二個大毛病,那就是暴虐而貪婪——他麾下的敗兵一到安邑,灰頭土臉的模樣立刻一掃而空,變得精神抖擻,眼放金光,這不是因為他們突然覺悟了,要準備跟敵軍在此決一死戰,而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財帛,數不盡的財帛!
然而,這安邑也不是無主之城,他的主人叫衛凱,一個在孩提時代就因才氣而聞名全縣的人,雖然衛凱現在已過不惑之年,且還沒有當官,但要知道,在這個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真不是一般的大,就比如衛凱,雖身著布衣,但他的話在安邑卻遠比宿將牛輔來得管用。
牛
(本章未完,請翻頁)
輔想要錢、想要糧,但衛凱不肯給,衛凱一表態,安邑的其他豪戶也有了底氣,紛紛蠻橫地拒絕了徐榮派去征糧的文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