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戰,梁禎依舊心有余悸,因為要不是當年盈兒守住了營盤,云部說不定就因自己的弄巧成拙而被白波軍一鍋端了。
巨大的輿圖旁,除了梁禎之外,還圍著六個人,分別是張郃、牛蓋、華雄、王方、張既、黑齒影寒以及新來的賈詡。
賈詡掃了其他人一眼,便明白了自己在這軍帳之中的定位——自己手頭上,沒有一兵一卒,因此他的作用,就是跟張良一樣,獻出自己的奇謀。
“白波軍有四個小帥,一個大帥。即便是大帥郭太,也并不能完全掌控各小帥的部曲,各小帥之間,更不可能是鐵板一塊,再加上於夫羅,不過是因為本國叛亂,羌渠單于被殺,滯留中原才不得已跟白波軍聯合的。這些人用烏合之眾來形容,也不為過。”
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后,賈詡立刻交出了讓其他人都敬服的答案:“河東的豪門,想必也久為他們所困,因此我們可以拉攏當地的豪族,讓他們提供幫助。只要我們打贏了跟白波軍、於夫羅的第一仗,他們之間,就會出現裂縫,我們便可趁機而入,將他們分化。說不定,還能招降幾員大將,數千敢戰之士。”
當然,賈詡的一席話雖然讓眾人折服,但也不是全無漏洞,就比如張既就提到:“郭太等能在河東呆這么久,不可能沒有當地豪門的支持,若是我們找錯了人,恐怕事情就難辦了。”
“河東裴氏。”一直默不作聲的黑齒影寒忽然說出了一個人選。
張既托著腮幫,皺眉道:“河東裴氏名門望族,其故主裴聞喜,已是度遼將軍、并州刺史,我們這些人,恐怕找不著他的大門吧?”
賈詡一笑:“四郎說得對。河東裴氏世之望族,要他們跟叛軍胡人私通,他們是放不下身段的。因此,只要我們在聞喜縣放出風去,說我們要打白波軍,不愁裴巨光不與我們接洽。”
“德容,你曾在并州一年,可知裴氏與白波軍可有恩怨?”
張既點點頭:“裴氏產業遍布河東,白波軍跟於夫羅屢次在河東燒殺,跟裴氏,自是恩怨已深。但最后聽說,他們達成了協議,初平二年八月起雙方之間就再沒發生過沖突。”
“很明顯,是裴氏在花錢買平安。”賈詡手指往桌案上一敲,“盡管這點錢對河東裴氏而言,不算什么。可裴家上下,必定早就憋著一股氣了。”
只有心中有氣,外人就有乘虛而入的機會。
梁禎露出笑容:“既然如此,我們就依文和之計!”
從左馮翔到河東,行程有數百里。因此,梁禎麾下的兩萬軍士必須按速度快慢的不同而分批出發,這樣,才能保證能大致在同一時間抵達目的地。
而第一批出發的,正正是在旁人看來,速度最快的騎士。這是因為,若論短時速度,騎兵無異完勝步兵,但若論耐力,那步兵則反過來,遠遠勝于騎兵。因為人每天只需休息兩個時辰就能繼續趕路了,可馬兒卻不行,每天不給足它三四個時辰進食、休息,騎士們就分分鐘可以準備晚上加餐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