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還得需要余行這邊支持嗎?”陳子安咧嘴一笑,“雨聲這段時間發展太快了,為了接H.W的訂單,我們必須要進行產能的擴張。”
“資金缺口大概多少?”
“3,000萬元。”
“公司的財務報表有嗎?給我看看。”余道遠望向了陳馳一,陳馳一將手中的資料遞了過去。
(本章未完,請翻頁)
“這幾個月經營性現金流倒還算正常。”余道遠一邊翻看報表一邊說道,“資產負債率也很小,就是歷史數據太少,畢竟是新公司。”
“小陳,雨聲的評級做了嗎?”
“余行,已經做了,現在風控那邊初步的評級是A-。”陳馳一道。
“陳總,雨聲想貸多少?”
“5,000萬元!”陳子安道。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余道遠沉思道,“按照雨聲現在的規模,1,000萬元應該沒什么問題,但是,5,000萬元,已經超過了我的權限范圍。”
“余行,雨聲這邊可以提供設備和廠房的抵押。”
“我看了下,你們現在賬上的固定資產也就五百多萬,即便全部抵押的話再放大一部分杠桿的話,估2,000萬元就是極限了。”余道遠道。
“再加上H.W的訂單呢?”
“恕我直言,陳總,如果雨聲產能都跟不上的話,H.W的訂單對銀行來說也只是空頭支票。”
“換一個方向來說,如果銀行能提供融資資金,雨聲肯定能交付H.W的訂單。”陳子安道,“咱們銀行內部雖然是有嚴格的風控,但現在華國對于國內的科技制造,總體上來說還是支持的態度。再說了,既然雨聲能成為H.W的供應商,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一種企業信用的體現。”
見余道遠似乎有些動搖,陳子安繼續道,“余行,你想想,未來H.W可是有80萬臺的出貨量給到雨聲,按照每臺2,300元的價格,這可是18億的現金流水。即便是我們會花掉很大一部分,但這里面時間差行成的資金收益,余行應該比我要清楚吧?”
“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碳難!”陳子安瞇眼道,“我想,除了蓉城銀行之外,其他的銀行對雨聲應該也會很感興趣。只是,我們老板比較重情誼,想著這邊是我們的基本戶,所以,我們第一個就和您這邊協商這事。”
余道遠想了想,對著陳馳一問道,“小陳,你覺得呢?你是客戶經理,和雨聲這邊接觸比較多,你的意見是什么?”
陳馳一明白行長心里應該有了決斷,只是想找個臺階下。
“余行,我和陳總這邊也算是老朋友了,也是看著雨聲一步步的從白手起家到現在初具規模。陳總他們確實是做實事的人,雨聲也算是蓉城這邊初創企業中的優質企業了。我倒是覺得,陳總這個方案咱們可以向分行那邊匯報下,按照資產加上H.W的訂單抵押的話,對我們來說,風險可控。”
“既然你都這么說了,那我們就試試。”余道遠笑道,“我們也希望成為那個為雨聲雪中送炭的人!”
“那就多謝余行了!”陳子安臉上一喜。
“小陳,你盡快配合陳總,形成一個詳細的盡調報告,咱們再去分行的信審會上去申請一下。”余道遠說道,“至于成本方面,我們按基準利率,陳總,你的意見呢?”
“我沒意見!”陳子安道,這是雙方第一次的合作,既然支行這邊愿意去幫雨聲這邊申請這個項目,那么在利率上做一些適當的讓步,陳子安覺得是利大于弊。
畢竟這是商業合作,雙方都要互惠互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