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浩點了點頭,“陳師弟,徐師弟自從上次考試被你打擊了之后,這幾個月可是發奮圖強,把老師的題庫都給刷了好幾遍。最近,連我都不是他對手了!”
“那可得像徐師兄好好學習下了!”
像徐克哲這樣從少年班出來的天才,當注意力專注在一件事上之后,陳子安不會以歷史的經驗來看待他。
又過了幾分鐘,陳苑杰以及李翔吉兩人結伴而來。
今晚代表著華國部分中生代和新生代的財務青年才俊匯聚一堂。
大家開飯上桌,一向很少喝酒的高近平今天也是很少見的倒上了一杯紅酒。在這一桌人里面,他算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中間階層。
這一次的會計準則修訂,朱老那邊也是有意想要鍛煉他,雖然組長和顧問還是他們幾個老家伙,但實際上真正牽頭做事的統領大局的,是他高近平。
不過最讓他感到有些郁結的,還是自己這才認了不久的小師弟。
本以為有小師弟這樣的天才財務加盟,自己這趟準則修訂工作將會順利不少。
奈何,平日里,根本找不到人啊!
見身旁的高近平有些幽怨的看著自己,陳子安心中一顫,連忙舉起了酒杯,“高師兄,我敬你一杯!”
高近平舉起酒杯和陳子安碰了一杯。
“你啊,多用點心在會計專業研究上!成天都找不到人,你說你作為一個學生,怎么就比朱老師他們還忙?”
陳子安乖巧地點了點頭。
高近平知道他并沒有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他對他這個師弟的事跡有所耳聞,好像在和銀蝶這邊一起做項目。對于這種存粹學術上的研究,沒有表現出來濃厚的興趣。
還是太過功利了啊!
會計的理論研究確實是過于枯燥了些,但這幾年華國正處于一個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經濟市場即將井噴的當下,如何能有效的落實會計準則以契合上市公司以及創業公司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和關鍵。
酒過半酣,幾人逐漸放開了不少。
高近平擱下酒杯,問到了幾個學生
(本章未完,請翻頁)
去向的問題。
陳苑杰他知道,上次大學生考試過后,便基本敲定了江滬財經的保送研究生,李翔吉之前也在群里說過,母校燕京財經也給了他保送的名額。
“你們幾個呢?”
“我會繼續在江滬財經讀會計碩士!”葉和均用手挪了挪臉上的鏡框,紅著臉說道。他屬于那種一喝就上臉的類型。
“我不讀研了。準備直接工作!”黃希對高近平說道。
高近平對于黃希的選擇倒是有些意外,想著陳子安和黃希之間吃飯的時候常常竊竊私語,難道是被陳子安這小子影響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黃希解釋道,“我想先在實務中去摸爬滾打一段時間,再回過頭來結合咱們的會計準則再看看,說不定到那個時候,我會重新回來繼續會計理論的回爐深造。”
高近平點了點頭,本來想再勸勸黃希的話被咽了回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很難說他的觀點就是正確的,可能是正確的但也許也不能用到其他人的身上。唯有通過歲月的歷練,個人的觀點才會發生改變,這并不是兩句話可以醍醐灌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