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志在上市的井九集團來說,這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尤其是對于原點中文網這樣在未來估值已經是確定了會不斷增長的優秀資源來說,更是如此!
這又是他不得不努力去爭取的一個點!
“黃老。”陳子安試探說道,“米國那邊從2002年開始就頒布了新文件,將商譽年度攤銷改為年度減值測試,并沿用至今。”
“咦?你小子不是一向不喜歡研究理論制度嗎?怎么對商譽這塊摸得這么門清?”黃立淳有些吃驚的問道。
“巧合,巧合!”陳子安訕笑道,“前段時間借了苑杰的米國會計發展史翻看了下,記住了一些感興趣的點。”
“你說的沒錯,米國確實是按照減值來進行商譽的消耗。”黃立淳頓了頓說道,“但商譽符合資產的定義,是購買方確定其可以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而預先支付的成本,其價值是低耗的,當被購買業務隨著協同效應的產生和經營時間的演唱而逐漸變現的時候,商譽價值應該相應的消耗。”
“但這其實并不符合華國未來經濟的發展。”陳子安皺了皺眉說道,“如果僅僅是因為會計準則的影響,而導致了真正有能力發展壯大的企業變得束手束腳,不敢進行合理的擴張,對于華國經濟來說,似乎是弊大于利!”
黃立淳聞言,并沒有立刻進行言語上的反擊。
從他不斷輕輕敲著桌面的右手來看,其實在對商譽核算的判斷上,黃立淳并沒有一個特別明顯的傾向,或者說,他對于繼續采用攤銷的這種方式也是有些糾結的。
商譽,是一把雙刃劍!
在現世之中,減值測試法的到來,引來了上市公司一波又一波持續高漲的并購潮,加速了優勝略汰。這樣的蝴蝶效應,助推了華國經濟的發展,但也讓這顆雷越變越大!
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萬古長青,被收購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互聯網型企業業績不及估值預期的可能性越大,暴雷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樣的,商譽確認金額越大,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操縱利潤的空間就越大!
所以,對于財政部門來說。
只能兩者相較,取危害較輕。
是避免商譽這顆雷發展到無法控制的程度,還是鼓勵上市公司積極的并購發展。這是擺在黃立淳這些準則制訂者面前的一個艱難抉擇!
稍不注意,或許就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