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吃我可扣你工資!”陳子安白了他一眼。
兩碗海米蔥油拌面很快被端了上來,面條韌糯shuang滑,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讓人食指大動。
“不錯啊,老安。”陳子安邊吃邊道,“這么偏僻的小店,你怎么找到的?”
“老大,你忘了大眾評點網了?”
“你這是從評點網上找到的信息?”陳子安眼前一亮,有些明白了安偉誠帶他到這兒來吃面的目的。看樣子,老安對大眾評點這個項目應該是有些意愿,否則的話,不會花這個心思。
“恩。”
“這個項目怎么樣?”陳子安一邊低頭吃面一邊問道。
“可以投。”安偉誠道,“簡單來說,這個項目就是幫大家尋找美食。把餐館的口碑信息互聯網化,讓用戶和受眾自發進行傳播。”
陳子安抹了抹嘴,“和團隊接觸過嗎?”
“團隊創始人叫章滔,是一個海歸。”安偉誠介紹道,“熱愛美食,但是2003年回到江滬之后發現很多餐廳信息在互聯網上都難以查找,也缺乏一個比較有公信力的地方來對美食進行介紹。這就是他建立大眾評點網的初衷。”
“這小子也算是有毅力,自學網站做了第一版的大眾評點,因為當時沒有太多餐廳的公開信息,天天泡在圖書館里找媒體刊登過的餐廳收集起來錄到網上,上線的時候有了1000多家餐廳信息。”
“最先一波的推廣是從他身邊的親朋好友開始,章滔說服大家都使用大眾評點網查找餐廳,并添加評論。然后去當時比較火的論壇發帖拉新用戶。”
見陳子安吃完了拌面,安偉誠叫來了老板,點了兩碗百果餡酒釀丸子,笑著對陳子安道,“他們家的酒釀丸子,也是一絕,你可得嘗嘗。”
“你繼續說章滔的事兒。”
安偉誠之前得一番介紹顯然是經過了精心的準備,倒是吸引了陳子安的關注。
“漸漸的,在論壇的吃貨們尋找生活信息的需求從論壇獲取轉移到了大眾評點網上就能直接獲取,也就有了大眾評點的第一批忠實粉絲和意見領袖!”
“類似于咱們井東的種子用戶?”陳子安插話道。
“差不多一個意思。”安偉誠道,“所以呢,現在在江滬本地,對于大眾評點的認可度和使用度還不錯。后面的城市擴張,每到一個城市,章滔都派幾個人過去呆上一段時間,把能找到的餐廳資料先錄到當地城市,然后在當地推廣吸引用戶上來,前期始至終都圍繞美食這個品類去深耕。”
“2003年成立,現在落地了多少城市了?”陳子安瞇了瞇眼道。
“大概有十來個城市!”安偉誠道,“目前來看,整體用戶進入了要給自然增長期。”
“盈利了嗎?”
“還沒有。現在主要的盈利模式靠的是出書。”
“出書?”
“把用戶點評集結成《餐館指南》這類的書,今年差不多銷量超過10萬本,每本售價20元,利潤5元。其他盈利點,目前還在探索之中。”
“也就50萬元的利潤。”陳子安皺了皺眉,“這么低的利潤水平顯然沒辦法覆蓋它的推廣成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