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你去燕京,順路去見見大米的盧冰。”謝珊頓了頓道。
“大米的毛利率本就不高,何必再去擴充產能?沖那點點量上去,對雨聲整體的規模來說,并沒有多大幫助。”陳子安感覺有些疑惑。
“不是和大米談產能擴大的事情。”
“那是?”
“我們作為大米的ODM廠商,難道不應該多走動走動。”謝珊斜了他一眼,說道,“多了解下行業,不是壞事,一點動靜都沒有,反而讓別人懷疑。”
“明白了!”
陳子安思索了一陣說道。
“明白了什么?”
“和大米溝通業務在明,和向氏談判在暗。”
謝珊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宛如窗外的陽光,明媚動人。
......
八月下旬。
謝氏半年報的公告一出,市場上關于謝氏的紛爭果然平息了不少。蓉城銀行6個億的貸款清償,讓不少擔心謝氏現金流斷裂的人稍稍舒了一口氣。而隨著昏水之前對謝氏無法償還貸款的指責落空,謝氏的股價也贏來了一波小幅的反彈。
股價從20元這個平臺,來到了23元一線。
雖然謝氏短期的地雷算是爆了,但市場上看空謝氏的也不在少數,畢竟,謝氏現在的主業并沒有走出低谷,新業務并沒有明顯的起色。
這也意味著市場對于謝氏股價的預期已經不如之前那么高,而昏水也再次發帖,點出謝氏的現金流危機并未解除,如今也只是拆東墻補西墻,債權人只不過從銀行換成了謝建明。
而這個帖子并未像之前的幾個帖子一般引起熱議,畢竟,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謝氏集團不就是他謝建明控制的企業嗎?
左手倒右手而已。
再說了,現在像這樣的實控人可不多了,總比那些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大股東靠譜。
另一種解讀,也有觀點認為,既然謝建明都敢砸好幾大個億進謝氏集團,這也說明了他對謝氏的未來是有信心的。
對于機構來說,這個時候也保持了足夠的謹慎。所以,謝氏這段時
(本章未完,請翻頁)
間,雖然股價上了一個臺階,但成交量始終處于一個低位,大資金都處于觀望態度。
而前段時間,倒是有些資金出貨的情況,出現過好幾筆大單,這也好理解,想來是有些大戶擔心謝氏的業績出現問題,而選擇了賣出。
股市之中,這是常有的事情。
每個人的操作方法,對一支股票的理解,都因人而異。有人激進,也有人穩健,宛如人生百態。
而當余夢在半年報披露的時候,看到股東名冊時,眉頭卻是有些微皺。八月中旬開始,有幾個賬戶分批買入了謝氏的股份。
大概有十個左右,每個賬戶的持股基本在200萬左右。其中的一個名字,她認識,陳子安。這是謝家千金的男朋友。
余夢心中生出了很多的疑問。
200萬股,大概就是4,000多萬,她作為上市公司的董秘,要湊到4,000多萬基本都是天方夜譚,更何況像陳子安這樣的擬上市公司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