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數字倒是不錯。”陳子安點了點頭道,按照現在20多個城市的覆蓋量,有100萬的用戶,說明這種評價分享模式還是很有市場的,如果未來能夠覆蓋到更多的城市,用戶破千萬也不是不可能。
“下一步你怎么打算的?”陳子安瞇眼問道,作為現世之中大眾評點網的創始人,陳子安不相信章滔自己心中會沒個思路。
“我覺得是時候啟動大眾評點發展的第二階段了。”章滔正色說
(本章未完,請翻頁)
道。
“愿聞其詳!”
“這兩年算是大眾評點的第一個發展階段,我們一直在做內容和產品,從現在的幾個主要城市來看,這種模式是有前景的,我們在江滬本地的食客圈中,也算是小有名聲!”
“以我們這棟物業為例,很多白領在飯點的時候都會上評點網來搜索當天的美食。”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快速進行復制!在一線城市,主要的二線城市進行規模化復制!”說到這兒,章滔假裝不經意地瞟了陳子安一眼。
“我贊成!”陳子安笑道,“老章,你有想過規模擴大化之后,咱們有了更多的會員,有了更多的評論以后如何進行變現嗎?”
“現在我們主要的表現模式有兩個,一個是圖書發行,一個是手機短信。”章滔總結道,“圖書發行的單件毛利太低,一本書也就5元錢的利潤,按照江滬這邊十萬本的發行量,也就50萬元。手機短信從目前來看,用戶的體驗度不好,流量極少。這兩種方式都不是長久之策!”
“在華國,要讓消費者為內容付費,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還很難。”章滔說道,“消費者收入的增長速度遠遠不及商戶的收入增長,所以,我感覺,我們在一邊擴大規模的同時,得探索一條從商戶身上取得利潤的渠道來。”
“你說的不錯。”陳子安點了點頭,“口碑那邊怎么樣?”
“和評點這邊路數差不多,咱們在江滬,燕京占優,他們在杭城,蘇城那邊布局比較廣。”章滔道,“當然,共同的問題都在于還沒有找到適合這個行業的盈利模式。”
“咱們現在賬上還有錢嗎?”陳子安突然問道。
“都快發不起工資了。”章滔苦著個臉道,“若不是實在撐不下去了,我和偉誠也不至于天天盼著陳總過來。”
“合著我成了送財童子了。”陳子安笑道,“老章,之前給你的600萬轉讓款就不能多拿點出來先支援下公司?”
“陳總,還拿出來的我都拿了。”章滔叫苦說道,“那600萬,交了稅也就500萬,基本上全被我借給公司做城市推廣了。”
陳子安看了章滔一眼,有些意外,沒想到這家伙拼起來倒是完全不給自己留點余地。
“做到60個城市大概需要多少?”
“500萬。”
“這么少?”
“美元!”章滔白了陳子安一眼,為了不至于讓陳子安打退堂鼓,他已經盡可能地在縮減預算了,正常情況下,700萬美元是少不了的。
“4000萬人民幣,倒也不多。”陳子安摸著下巴道,“這次你就別轉讓股份了,我準備以增資的方式進來。”
“不能借款給公司?”章滔訕訕道。
“老章,我現在已經持股過半數了,再多那么多十幾二十個點,對你影響不大。”
“那陳總你現在對大眾評點的估值多少?”章滔輕嘆一聲問道。
“我還能虧了你不成。我知道你惦記著什么,不就是那100萬用戶價值嗎?”
“在米國,單用戶的價值可不低。”章滔說道,“在米國資本市場上市的企業,很多都沒有盈利,而衡量一個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市值大小的一個重要標準就是所擁有的用戶流量。”
“你說的沒錯。”陳子安笑了笑,“老章,你覺得大眾評點的單用戶價值能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