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格斗,末等……
空手搏斗,末等……
雖然兩個“末等”一下子拉低了平均成績,魏斯已是心滿意足,畢竟這兩科都屬于他的弱勢項目,能夠一次性通過已經達到了他的心理預期。
接下來的操炮技術,魏斯信心滿滿,因為這一科比拼的既不是氣力,也不是經驗,而是科學——除了需要牢記火炮的規定操程,接受考核的學員所要做的,就是對應教官指定的目標,利用簡單的光學儀器,現場測定并計算火炮的射擊諸元。只要掌握較為基本的數學和物理學常識,綜合距離、重力、彈速、風向等因素,不難得出粗略的射擊參數,但這對于既非炮兵專業出身、又沒有上過大學的學員們來說卻有些困難。
輪到魏斯上場的時候,他要了一張紙,一支筆,在上面寫寫畫畫弄了一堆旁人看不懂的東西,算出了射擊的垂直仰角和水平角度,當他將結果交給一旁的炮兵軍官時,這位專業人士愣住了,然后問旁邊的教官和督察員:“可以讓這位學員換個目標再測算一次嗎?”
教官和督察員相互看了看,遂征求魏斯本人的意見。
魏斯聳肩道:“當然可以。”
炮兵軍官考慮了一下,指了個位于遠處山頭的目標。
魏斯對著炮隊鏡觀察了一會兒,皺著眉頭對炮兵軍官說:“先生,這可有點難為我了。您看,我們所處的位置地勢較低,即便使用標準炮隊鏡,也只能對40到50鏈的目標進行精準測距定位,您剛剛所指的目標已經超過了50鏈,如果是在戰場上,我只能估測大概的射擊數據,然后根據彈著點情況進行校正。”
所謂的“鏈”,是阿爾斯特自由聯邦的標準長度單位之一,500尺為1鏈,其長度大約是150米。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處在大工業時代后期的星球上,由于飛行戰艦這種霸道武器的存在,步兵武器技術的發展軌跡跟魏斯熟悉的地球歷史存在較為明顯的差別。以阿爾斯特自由聯邦軍使用的制式武器為例,3.2PIR(約16毫米)口徑的栓式步槍是配發給步兵的基本裝備,然后是5PIR(約25毫米)口徑和7PIR(約35毫米)口徑的輕型速射武器,然后是具備高平兩用性能的15PIR(約75毫米)口徑速射炮,至于更大口徑的火炮,要么搭載在飛行戰艦上,要么配置給要塞使用,通常不裝備陸軍野戰部隊。因此,魏斯他們的操炮技術考核,所針對的就是這種構造相對簡單、實用性較高的火力支援武器。
在胖副總裁那里,魏斯抽空了解了聯邦軍制式武器的情況,而格魯曼集團作為聯邦陸軍的頭號武器供應商,自然掌握著這些裝備的精確性能數據。15PIR口徑的高平兩用速射炮,作為固定火力點使用時,對地最大射程可達60鏈,對空最大射程約30-35鏈,作為野戰火炮使用時,對地最大射程約為50-55鏈,對空最大射程約25-30鏈。
這位看著有三十好幾,眼尾頗多魚尾紋的炮兵軍官背著手,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魏斯:“如果讓你指揮一個炮組,需要幾發炮彈完成校正?”
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魏斯回答道:“對我這樣一個完全沒有經驗的人來說,也許三發,也許十發,實際上,我完全沒有把握。”
炮兵軍官想了想:“那你大致測算一下現在的射擊參數,準不準沒關系,不影響我對你的成績評定。”
魏斯依舊以自然科學的方式計算了一番,然后報出了一組數據。
炮兵軍官面朝他指定目標的方向眺望了好一會兒,這才轉過身,沖魏斯點點頭,然后對負責記錄成績的督察員說:
“177號學員,火炮操作,次等;觀察測定,優等;綜合成績……優等!”
雖然已經猜到了結果,當“優等”的評分塵埃落定之時,魏斯還是忍不住在心里雀躍起來:這,可是自己在巴斯頓軍校拿到的第一個“優等”成績啊!感謝義務教育,感謝難啃的高數、要命的物理,感謝XX論壇一眾技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