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哈!”
……
“二年級二隊!”
“唔……哈!”
“縱隊前進,秩序登艦!”
“唔……哈!”
……
每當眾人齊呼口令之時,無論身處其中,還是在旁等待,皆有熱血沸騰之感。面對此情此景,魏斯想起了曾經風靡全球的《星河戰隊》系列,尤其是被科幻迷們奉為經典的第一部。猶記得當年跟小伙伴們擠在錄像廳前排的角落里連看三遍,對其中的科幻背景和血腥場面印象深刻。后來上大學時,偶然再看,覺得情節生硬,硬傷頗多——人類明明已經發展到了殖民外星球的科技水平,怎么還在依靠步兵攻城略地?
思緒回到眼前,一支火力強大到足以在幾個小時內摧毀一座城市的飛行艦隊就在不遠處,大工業時代的重型火炮無堅不摧,為什么還要動用寶貴的星源石建造不具備直接作戰能力的飛行運輸艦?為什么還要派遣以栓動步槍為主要武器的步兵上陣拼殺?
兩者的邏輯矛盾,似乎可以歸為同類。
“二年級五隊!”
突然聽到自己所處的編隊編號,魏斯不假思索地跟著同伴們一起高呼:
“唔……哈!”
“縱隊前進,秩序登艦!”
“唔……哈!”
話音落下,隊伍開始向前移動。
沉重的背囊托著卷成捆的單人帳篷和防寒毯,背囊里塞著兩天份量的野戰口糧、便攜式燃料爐(兩罐備用燃料)、雨披、防水襯墊、干燥衣物襪子、個人清潔用具以及備用軍靴、備用急救包,背囊外面掛著工兵鍬,這些物件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拉力,讓魏斯很難挺直腰桿,而在他的腰帶和武裝帶上,還掛著帶刺刀的刺刀鞘、裝有一個基數彈藥的彈藥包、容量為1/2加爾的標準軍用水壺以及焰火棒,除此之外,還有一支以笨重而聞名的“格魯曼燒火棍”必須要隨身攜帶……
從集結待命區走到運輸艦的登入艙口只不過三四百米,在體力尚且充裕的前提下,魏斯仰著頭,一邊走一邊打量這艘專門用來運送人員物資的飛行艦船。跟《星河戰隊》里的登陸艦不同,它的體形沒有大到那么夸張,船身長度約有百米出頭,船身寬度有十多米,從船底到甲板的高度接近十米,其外觀缺乏現代美感,從上到下布滿了突兀但整齊的鉚釘,甲板上方聳立著兩根粗黑的煙囪,為數不多的幾門火炮被安置在敞開式的露天炮位上——這個細節意味著它的實用升限不會太高,正常航速不會太快,防護和自衛能力也很有限……
眼前這艘飛行運輸艦,構造上跟坦克登陸艦有些相似,但它的登入艙口不止船艏一處。在佩戴袖標的艦員指引下,魏斯所在的40人分隊來到了它的右舷,這一側有兩個橫向打開的鋼鐵艙門,艙門底部離地面差不多有一人高,艦上人員提前用一塊又大又厚且有防滑刻槽的木板搭在艙門與地面之間。
通過搭板走上這個登陸艙口,呈現在學員們眼前的當然不是舒適的座位或鋪位,而是一個貨艙式的方形空間,里面已經整齊地碼放著成堆的大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