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形,埋伏在樹林里的A、B兩組立即向橋頭靠近。興許是太過興奮,居然有人笨拙地摔到了,但這只是個別情況,大多數人還是依照魏斯的吩咐,以小步快跑的方式,端著槍來到了石橋。
留下兩人看管哨兵,魏斯帶著先遣小分隊的學員們往守橋士兵的營帳圍了過去……
從發起到結束,兩分鐘時間,第1小隊干脆利落地解決戰斗。
在樹林邊緣坐鎮全局的小胖狄奧,還有另外兩個小隊的三年級生,面對這樣的過程和結果,一個個啞然無語。
他們仿佛在看一支精銳特勤部隊的戰術演練。
這般果斷、老練、敏銳、從容,根本不像是二年級生所為。
可是現實擺在眼前,讓他們不得不服!
戰斗后,魏斯走到石橋中間,高高舉起右臂,作出了勝利的手勢。
狄奧帶著營部人員走出樹林,遠遠觀望的第2和第3小隊的學員們,也迅速向石橋圍攏過來,轉而以石橋為中心,做好伏擊敵方運輸車隊的準備。
在狄奧來到現場并接管指揮官之前,魏斯迅速察看了守橋士兵的營帳。在石橋北側的一座營帳里,他驚訝地發現,這隊守橋士兵居然配備了一部野戰電話,電話線沿著道路布置,妥善地用泥土和枯葉遮蓋,以致于他們偵察了一整天,對此居然毫無察覺。所幸行動一舉成功,中途沒有出現任何差池,否則的話,后果“不堪設想”。
這隊守橋士兵的長官,是個看起來約莫有二十**歲的陸軍下士,他長得高高瘦瘦,蓄著兩撇唇胡,無論發型、臉面還是衣褲都收拾的非常干凈,眼神既清澈又不乏堅定。被這一大群學生兵俘虜,他剛開始顯得很是意外,但看到自己的士兵完全被控制住了,也就接受了這個現實,心平氣和地跟魏斯協商“戰俘安置”事宜。
不一會兒,狄奧帶著營部來到了石橋旁。在了解現場情況之后,他以巴斯頓學生團暫編第三營指揮官的身份跟這位陸軍下士進行了一番磋商,并且達成約定:除非獲得友軍解救,被俘的守橋士兵在任何情況下都不予反抗,不搞破壞,而作為交換,勝利一方對他們不捆不綁,而且允許他們在一定范圍內享有活動的自由。
這,畢竟只是演習。
協議達成之后,陸軍下士正準備返回休息的營帳,魏斯開口道:“下士先生,難道您不打算告訴我們,你們是定時主動向指揮部報平安,還是指揮部聯系你們查證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