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敵人的菠米彈!”
塹壕里,有人一聲高呼,周圍的聯邦士兵們雖有意識地退避,卻未必能夠找對方向。這戰場上硝煙彌漫,流彈橫飛,槍炮聲、呼喊聲、哀號聲交織在一起,敵人甩過來的雷落在哪里,也許只有距離最近的士兵能夠及時發現……
(在奧倫斯星球,所謂的菠米彈是跟地球文明的手雷屬于同性質、同用途的人造物,區別在于不論諾曼帝國、自由聯邦還是威塞克斯王國,軍隊列裝的菠米彈重量基本上在2-2.5磅,爆炸威力較大,一般投擲距離在30-40米)
只聽得轟轟兩聲爆響,塹壕岔口瞬時被赤焰灰煙所籠罩,吞噬其中的聯邦士兵們非死即傷,面對交通壕的壓制火力銳減。趁此機會,諾曼士兵踩著同伴和敵人的尸體,迅速沿著交通壕向前突進。聯邦軍士兵匆匆補防,當他們看到成群結隊的諾曼士兵從那迷霧般的硝煙中沖出,一個個兇神惡煞,勢不可擋,頓時慌了心神——盡管思維和動作只是出現了片刻的僵滯、遲疑,帶來的后果卻像潰堤一樣嚴重。
關鍵時刻,清脆的機槍聲在陣地上響起。臨時部署到火力點的“戰場驗證型機槍”,在巴斯頓軍校學員和聯邦軍預備兵的操控下,朝著那些出現在塹壕岔口的諾曼士兵傾瀉彈雨。
諾曼人一個個中彈倒下,有的還能動彈,有的還在掙扎,有的已然氣絕。
誰說小口徑槍彈就打不死人?
由于寒冷惡劣的環境所致,奧倫斯星球上的生物普遍擁有強壯的體格。眼前這些端著刺刀嗷嗷向前沖的諾曼士兵,個頭大多在六尺以上。由于常年接受軍事操練,他們膚色黝黑,身形健碩,一個個跟鐵塔似的。在這個處于電氣化階段的大工業時代,在金屬冶煉、鑄造以及化工技術日趨成熟的情況下,各**隊以士兵負擔和后勤壓力為代價,選定大口徑步槍為制式武器,可說是因地制宜的選擇。以聯邦軍隊裝備的格魯曼M3.2步槍為例,只要直接射中,目標基本上是非死即殘——對于彪悍的諾曼士兵和兇殘的野獸惡羆,都是同等效果。以往的實踐經驗表明,中小口徑槍彈若是沒能命中目標要害,有很大的可能激發對手的困獸之斗,以至于遭到狂暴反殺。基于這些原因,無論是軍隊制式裝備還是民間狩獵武器,口徑普遍在3PIR以上。
在魏斯的引導下,克倫伯-海森工廠成功研制出了1.4PIR口徑的水冷機槍。盡管得到了進行戰場試驗的批準,但得知這種武器的口徑,軍方從上到下都不看好它的前景。在目睹實彈射擊情形之后,仍有不少士兵覺得這是種實用性堪憂的先進裝備,等上了戰場,搞不好會被遍身彈孔的敵人踩扁。他們顯然沒有意識到,生物機能經過萬千年進化所獲得的強化,在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面前是微不足道的。聯邦軍方之所以在爭議中選定1.4PIR口徑的新式狙擊步槍,是綜合槍械射程、槍彈威力、射擊精準度以及實用性等各方考量做出的最終抉擇。大量的實彈檢驗表明,一發中小口徑的尖頭步槍彈在射程內能夠有效殺傷無防護或輕防護的人體目標,若是連續擊中3-4發,即便沒有射中致命要害,也足以讓目標暫時失去戰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