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爆破的方式阻斷通道,后面的諾曼軍隊就算“以爆制爆”,也得花上不少時間才能重新疏通。有這些功夫,魏斯的隊伍足以制造更多的爆炸阻截點,或是在合適的位置部署戰線,聯手后續部隊給諾曼人迎頭痛擊。可是,看著坍塌阻塞的通道,魏斯非但沒有如釋重負,反而感到心情沉重:聯邦軍隊在城市下水道的活動,以及借助下水道實施的戰術策略,不可能不引起敵方指揮層的注意,而這支諾曼軍隊的突然出現,說明敵人痛定思痛,寧可分兵也要阻塞這個致命的漏洞。這樣一來,不僅戰斗突擊隊滲透敵后的戰術難以繼續實施,“順道”救援尼古拉的設想也失去了可行性。
不等魏斯發令,隊伍里兩名資深的士官已自行察看隨身攜帶的下水道分布圖,他們此前已將最新的戰斗偵察情況標注在上。雖說戰場形勢出現了預期之外的變化,但這份圖紙依然是謀劃行動最重要的技術憑據。
“上尉,往東有一條不太遠的岔道可以繞過去,往西也有,但距離要遠一些。”其中一名士官提醒說。
“我們可以讓機敏的士兵在前面偵察,連隊在后面跟進。”另一名士官也審時度勢地提出了建議。
雖然對尼古拉的擔心讓魏斯心中有種繼續北行的沖動,可是,通過以往那些慘痛教訓形成的理性思維,讓他在這個微妙的時刻保持著冷靜的頭腦。救援尼古拉當然是越快越好,但如果連自保都無法做到,又何來救援?
審視了下水道分布圖,魏斯挑出幾名經驗老到的士兵,讓他們對理論上可行的通道進行警戒偵察,自己帶著特遣隊向南撤退到后一個岔口,在那里就地組織警戒防御,并在必經之路預先布設用以斷后的爆破點。不多時,戰斗突擊隊的先遣分隊趕來,領隊軍官,一名比魏斯資歷更老、在精銳部隊待得更久的上尉,很是訝異地問他部隊為什么停下來。得知前方下水道出現了大股諾曼軍隊,魏斯的連隊已經炸塌了通道,這名上尉嘟囔著“為什么不能等我們來把敵人趕走”,但除了嘟囔,他什么也沒有做,直到納爾德中校帶著戰斗突擊隊的主戰力量趕來。
在了解現狀之后,中校先是痛斥魏斯“缺乏勇氣”、“擅自撤退”,接著要求他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復:從下水道滲透敵后的戰術到底還有沒有可行性。如果有,那就抱定決心,尋路向前;如果不能,讓戰斗突擊隊繼續留在下水道也無濟于事,不如回到地面,跟正面攻擊諾曼軍隊的友軍部隊并肩奮戰。
魏斯沒法立即給出確鑿的反饋。待通訊兵跟進到位,他試著通過野戰電話聯絡前方的兩個偵察組,但線路都中斷了,也不知是電話線被敵人發現并切斷了,還是偵察組的境況出了問題。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揭示出地下戰場的局勢發生了劇變。意識到敵人很可能在下水道搗騰大動作,魏斯連忙挑派多名老兵擴大警戒偵察范圍。此舉一時半會難有回復,這可讓納爾德中校愈發不滿。他用野戰電話向卡爾將軍報告了這里的情況,并且建議調整作戰方案,卡爾將軍那邊肯定是沒有同意,納爾德只好耐著性子等待魏斯這邊的偵察結果。
就在魏斯的偵察兵四下展開偵察之時,在奧城正北方,一支規模可觀的飛行艦隊正以烏云壓境的氣勢朝著地面戰事異常激烈的奧城飛來。這支由三十余艘戰艦編組而成的艦隊當中,有一艘戰艦體形格外龐大、輪廓格外雄渾,在它造型巍峨的塔式艦橋正面,鑲著一個巨大的銅質鷹徽,這并非諾曼帝國的皇室徽章,也不是諾曼帝國航空部隊的軍徽,而是塞德林茨家族徽章——在諾曼帝國,只有最為顯赫的皇家貴族,有資格在他們以家族名義捐資建造的戰艦上使用家族徽章,而扎根諾曼帝國北方的塞德林茨家族,存在的歷史比諾曼帝國本身要久遠許多,他們不但人才輩出,而且因為掌控著諾曼帝國近半數的礦產資源,積累的家族財富不遜于奧倫斯星球任何一個傳統豪強或是新興財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