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斯領著戰士們繼續向敵人前進,過了約莫一個小時,他發現前方的敵人居然不走了。夜漸漸深了,山林中的氣溫快速下降,敵人像是為了取暖,在林子里點起了篝火。這里一堆、那里一垛,好像生怕對手不知道他們分散了兵力似的。
事有反常必為妖。離敵人還有數里,魏斯讓戰士們停了下來,自己像往常一樣爬上大樹偵察敵情。探清敵情之后,不禁有些納悶:敵人還真是怪,一隊隊圍坐在篝火旁,附近只有三兩名哨兵警戒,這可不像是設伏誘敵的樣子。不,這肯定只是假象!他們想必是在以身誘敵,讓盤桓在這片山林之上的諾曼巡洋艦擔當伏擊戰的主角。
既然敵人不按套路出牌,魏斯亦不走尋常路。經過一番觀察,他下了樹,讓戰士們用延時引信綁定炸藥做了兩個“引子”,設置了10分鐘和15分鐘的延遲,然后帶著隊伍向北面移動,在一處稍稍高出地面的山丘后面隱蔽下來。不多時,第一個“引子”如期爆炸,這般大動靜,諾曼人豈能坐得住?巡洋艦的探照燈立即朝這邊投射光束,篝火旁的諾曼士兵也迅速整隊,以搜索隊形向這邊移動。他們離開了篝火堆,也就放棄了交相呼應的布局,雖然各隊依然保持著較為恰當的距離,但夜間行進,難免顧此失彼,魏斯一雙“火眼金睛”,要的就是這樣的機會!
五分鐘后,第二個“引子”發生爆炸,分成數隊的諾曼士兵,有的加快速度,有的出現遲疑。行進之中,他們無法保持實時聯絡,等其中一隊派出通訊兵向其他隊伍傳遞新的指令,各隊間距已經拉開。
“大伙跟著我,聽我指令。一擊即退,不要戀戰!”
叮囑戰士們之后,魏斯端著他那支已經裝好子彈、打開保險就能射擊的半自動步槍,貓著腰從山丘側面摸了出去。這一路,他有意放慢腳步,避免發出可能引起敵人警覺的聲響,到了離敵人拖后那隊大約兩百尺——也即六七十米處,他停了下來,端起槍。
得益于諾曼巡洋艦的探照燈,此時即便是普通視野,也能夠隱約看到敵人的身影,但為了達到預期效果,魏斯還是選擇了耗神費力的特殊視野,結合一流的靜態射擊技能,一口氣將六發子彈打向了六個不同的敵人。
前面兩次爆炸已將這片山林的沉寂打破,當槍聲響起,人們在感知上并不覺得突兀,可是對臨戰指揮者而言,爆炸有各種可能,槍聲才意味著真正的敵襲。于是,有人用諾曼語大聲催促士兵們投入戰斗,各隊人馬紛紛行動起來,那艘諾曼巡洋艦的探照燈也追蹤而來,但等他們撲了上去,卻發現只有自己這邊的士兵在朝空地開槍,敵人已經不知所蹤,更無從判斷有多少人馬、多少裝備。
經過白天的消耗,這一次,諾曼巡洋艦終于不再肆無忌憚地到處亂轟,而是靜靜地充當移動光源。看到了敵人虛弱的一面,魏斯果斷進擊。他帶著戰士們來到敵艦探照燈未覆蓋的區域后,躲在大樹的枝葉下連開數槍,打滅了敵人的兩盞探照燈——對一艘巡洋艦來說,少兩盞探照燈算不得什么,但以當下的工業技術和制造成本,更換兩盞探照燈的耗費可抵得上幾門大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