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魏斯的理解,澤出現在諾曼人的陣營里,不光是為了地位和權勢,但沒必要在這里替他爭辯或解釋。兩位受傷的指揮官就這樣在樹下一個坐、一個躺,不需要他們大聲招呼,游擊先遣隊的軍官和士官們各自帶隊,戰士們輕車熟路地進行疏散隱蔽。事實上,這支隊伍里還有上千名諾曼戰俘,就算他們的行蹤被敵人的飛行戰艦發現,按理說,對方也不敢大動干戈地展開炮擊,除非他們已經被連場敗仗氣得喪失了理智。
過了約莫十來分鐘,兩艘諾曼戰艦一前一后從這片山林上空飛過。失去了特殊視野,魏斯只能跟常人一樣通過敵艦的外觀來推測它們的型號和戰力。當然了,只要眼力好、見識足,同樣可以“讀秒判斷”敵情。
敵艦飛過之后,魏斯問李爾中校:“你覺得諾曼人接下來會怎么干?投入重兵圍殲我們,還是跟我們談判交換戰俘?”
李爾中校想了想:“我軍全面進攻在即,能把敵人的部隊調離前線,對大局而言當然是好事。如果他們真的派一兩個師來對付我們,我們就算戰斗到最后一個人,也要盡可能把他們拖在這里!”
這個回答在邏輯上沒有任何問題,但魏斯所想的卻是另一個方面:“經過這一戰,我們的部隊增加了一千多名傷員,還要負擔近兩千名諾曼戰俘的口糧,就算采取最低配給量,最多還能撐一個星期吧?”
“一個星期,差不多。”李爾中校想了想,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魏斯沒有再往下說,但順著思路往下想,也就知道他想說又沒說的話是什么。
“你覺得敵人會主動找我們談判?”
“也許會,也許不會,這我可說不準。”魏斯答道。
李爾中校又問:“就算諾曼人主動找我們談判,你覺得龐德將軍會同意?最高軍事委員會能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