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之前,我便聽聞,洛林的預備兵是聯邦最好的預備兵,我想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就是洛林政府在動員和組織宣傳上非常有辦法,洛林的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和支持我們的預備兵制度,并且積極投身到訓練當中,裝備的水平也是預備兵當中最好的。”
亞特烏斯將軍的話,無疑是對魏斯平日里工作的成效的肯定。橫向比較,洛林的預備兵平時的訓練保障強度確實是各聯邦州當中最好的——未必屬第一,但一定是排名前列,而且洛林歷來民風彪悍,人們自帶了身強力壯和吃苦耐勞等優點,夏冬兩季熱衷狩獵,具備一定的軍事基礎。正是得益于這些因素,洛林的游擊戰,是上一場戰爭中各條游擊戰線成效最為顯著的。
此時魏斯的臉上并沒有浮現笑容,而是提醒道:“預備兵素質再好,也終究只是預備兵,相較于正規部隊,他們還差了不少,特別是正規的作戰方式和經驗,這些都需要實戰來逐步的磨煉和培養,而這種磨練和培養往往伴隨著難以避免的傷亡。這一點我們想了很多辦法,感覺上還是沒有達到最初的預期,所以……”
“我明白您的意思,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不會把預備兵填到最危險的地段去,最艱苦的任務一定是由正規部隊來完成的,但是只要加以時日,預備兵一定會在不斷的作戰行動中迅速的成長起來,直至達到正規部隊的標準,這一點我毫不懷疑,而且我相信洛林預備兵的成長一定會比其他地區預備并成長更快更好。”說完,亞特烏斯將軍話鋒一轉:
“以您在上一場戰爭中領導游擊作戰的經驗來看,可否讓我們的正規軍和預備兵進行混兵,組織成若干的游擊部隊,以游擊對抗敵人的游擊?”
這是個魏斯也認真考慮過的問題,以敵人投入的兵力來看,即便是聯邦軍的這幾個一線國防師拉出來,也未必能跟諾曼人的陸戰部隊相抗衡,如果充分運用主場和人數的優勢,再輔以靈活而正確的戰術抗衡他們,似乎可以改善當前的局面——這來自于直觀的邏輯推理。
“游擊戰真正的精髓,是讓對手防不勝防,有力無處使,而諾曼人在這一方面的領會和運用非常到位。如果我們單純以游擊戰的形式去對付游擊戰,結果很可能是疲于奔命,卻難以收獲預期的成效,我們不妨逆向思維,敵人的游擊作戰究竟想達到什么目的?而我們又該在什么位置進行有效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