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人的視線受到了煙霧彈的干擾,以亂搶阻擋聯邦軍的突擊,但正如同人們的邏輯判斷,他們現在已經沒有多少彈藥,射擊并不持續,有不少是依靠撿來的聯邦軍武器實施……在沒有受到太大阻力的情況下,魏斯帶著直屬分隊跨過塹壕之間的開闊帶,沖進了最先丟失的第一條塹壕中。躍進去之后,左右都是敵人,他沒有任何的遲疑,施展近乎槍斗術的短槍技術。幾秒之內斃殺多名諾曼士兵。由于沒有更換彈夾的空當,他直接從塹壕里撿起一支步槍,在手里舞得虎虎生風,在面對面的搏殺中擊退了兩名諾曼士兵。
跟進的直屬分隊士兵們迅即投入戰斗,幫自己的指揮官解了圍。突擊步槍點射的清脆槍聲充斥在這條塹壕中。諾曼人已是強弩之末,這會根本抵擋不住,很果斷的丟棄陣地向后撤去。
奪回第一條塹壕之后,魏斯本想帶著直屬分隊的士兵們繼續追擊,但戰場的強烈直覺以及對敵方戰術的熟悉讓他在最后關頭改變了主意。在煙霧彈制造的煙霧消散之后,陣地前言果然受到了諾曼人的機關炮掃射,如果剛剛他率領直屬分隊士兵們發起追擊,這會兒免不了遭遇敵人的阻擊,損失寶貴的戰斗力量。
從戰術角度來看,將敵人逐出陣地趕回到坡腳的區域已經是非常有價值的進展。隨著第1901預備營所屬部隊重新奪回了丟失的防區,位于拉塞爾航空基地北側的諾曼部隊又重新被切割成了兩部分。留在后面的那一隊不過百余人,而這一側經過激烈的戰斗,進一步銳減到了200人以下,接下來要消滅這兩股所剩不多的諾曼人已經沒有太大的難度了,何況他們的位置非常不利。
在通知固守部隊跟進之后,魏斯又一次審視戰場。眼前這股勁敵被壓縮在了一個長寬不超過六里的區域內,大部分是開闊地帶,有許多裸露的山石,約1/3的區域是植被較多的林地。眼下他們紛紛撤退到了林地之中,那里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如果聯邦軍隊要在天亮之前吞下他們,少不了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而如果等到天明之后再以優勢的炮火和航空力量解決戰斗,顯然是更為劃算的。
魏斯從來不是那種優柔寡斷的指揮官。他一面調整部署,防備敵人狗急跳墻,一面調集爆破手噴火兵以及突擊力量沿著有利的地形步步壓縮敵人的活動區域,將最后的交戰區壓縮到了那片位于山腳的樹林地帶。最后的絞索已經準備就緒,他依照原先的約定,向亞特烏斯將軍發去了密語電報,詢問他此刻要采取何種策略:是將敵人就地殲滅,還是用他們充當誘餌,引誘諾曼人派出部隊前來救援。
這是一個考驗指揮官決心和意志、需要慎重決斷的選擇題。如果選擇將這股諾曼軍隊就地殲滅,則意味著在洛林地區取得一場積極的勝利,對于鼓舞聯邦居民的士氣、打擊敵人的斗志會有較為積極的意義,而如果選擇后者,便意味著開啟了一場新的戰役,其意義不僅僅在于拉塞爾航空基地的安危,亦是一盤更大的棋,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壓上更大的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