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在武昌城中,也有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多地方治安并不是太好的。女孩子出沒這些地方,并不安全。
少女說道:“今日多虧了周世兄了。妾身再次謝過。”她再行一禮說道:“妾身就是來道謝的。”
周夢臣說道:“謝就不用了。”周夢臣看著城墻投射下來的長長陰影,說道:“這樣吧,我送你到大街上。”
一來道了大街之上,人來人往,就安全多了,畢竟這里是武昌城,不是荒郊野外。二來這個時代男女大防是畢竟重的,真被人看見,周夢臣或許無所謂,但是李姑娘就不好說了。
這也是為什么周夢臣沒有問李姑娘的名字原因。
因為女子的閨名,只有丈夫與父親可以知道,外男是不能知道。
周夢臣與李姑娘在前面并肩走,周大壯與丫鬟小環走在后面。
周夢臣問道:“對了,還沒有問你,你為什么要來這里?”
李姑娘沉默了一陣子說道:“我從小識字課本,就是湯頭歌,再長大之后,就是分辨藥材,至于各種藥材炮制,也從來是行家里手,只是父親卻不許我行醫,怎么都不許。我只好自己想辦法了。”
周夢臣聽了,說道:“李先生,也是為你好。所謂三姑六婆,學醫也不過做一個藥婆而已。名聲不好。你又何必?”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者,牙婆、媒婆、師婆、虔婆、藥婆、穩婆也。
三姑六婆雖然很多人家都需要,但是名聲從來不是太好的。即便是藥婆,民間也有藥婆下藥害人的傳說。即便是一些深宅大院之中女眷需要一些女郎中。但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因為深宅大院之中,各種狗屁扒灰的事情多了,特別是這種女性病,更是關系到各種亂七八糟的事情。
說不定,為了家門清譽,女郎中的性命都難保。
李先生教授自己女兒學醫,可以說是家學,孩子想要學,教教也沒有什么。但是決計不會讓她從事這個職業的。這是一片愛子之心。
李姑娘有些不服氣的說道:“古代還不是鮑姑行醫用針,為一代之名醫。”
周夢臣笑道:“你想做鮑姑,想找一個叫葛洪的夫君再說了。即便如此,這樣的人總就是少數的。”
鮑姑乃是古代有名的女醫,也是大名鼎鼎的葛洪的妻子,也算是醫生夫妻檔。
周夢臣并不歧視女子行醫,甚至有一些親切感。后世他見過這樣的獨立女性。只是在大明這個社會環境之中,周夢臣更能理解李先生的用意。
李姑娘顯然對周夢臣的說法不滿意,話音一轉,刺向周夢臣的痛處,說道:“周世兄,你可是沒有錢?需要我從家里拿一些嗎?”
周夢臣咳嗽一聲,掩飾道:“你說什么話?”
李姑娘調皮輕笑,小聲的說道:“咱們這位縣太爺,是名聲在外的,他如果會給你一個子,算我輸。而且周家最近-----”李姑娘微微一頓,似乎在照顧周夢臣的情緒說道:“也不是太方便的,我這里倒是有些閑錢,可以借給你。”
李姑娘對周家而今的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