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說道:“正是,最少而今京師百官,都知道有一個人叫做周夢臣了。”
周夢臣說道:“我可不愿意用這樣的方式出名,還是快些想想對策了。張兄,你覺得我該怎么辦?”
張居正說道:“不知道。”
周夢臣吃驚說道:“你不知道,你還踩我的腳。”
張居正說道:“這一件事情牽扯太多了,你雖然牽連其中,但并不是重點。所以這一件事情的處理,需要考慮各個方面動向,我知道的太少了,自然想不出來這一件事情會如何收場。”
“不過,有些事情,你卻要想好了。”
“比如,你要投入嚴閣老門下嗎?”
周夢臣說道:“自然不想。但是如果真事關生死,那么我也沒得選。”
這是周夢臣內心之中的想法。
的確,嚴嵩名聲不好。但是在生死之間,周夢臣也沒有什么別的選擇。
活著比什么都重要。
周夢臣心中如何一動,又想起了師傅的名帖,心中暗道:“要不要去拜見夏閣老?”
只是想起夏言的下場,他又遲疑了。
張居正點點頭,說道:“不錯,活著最重要。只是而今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
沒有到那個地步,你沒有想過嗎?為什么嚴嵩的兒子會來見你?”
此刻的張居正與嚴嵩還沒有深刻的矛盾。
歷史上的張居正考中進士之后,在翰林院的時候,徐階是他的老師。徐階對張居正十分栽培,從此張居正站在了嚴嵩的敵對面了。
但是而今卻不一樣,
有夏言在,嚴嵩不敢肆無忌憚胡作非為。
所以嚴嵩名聲固然不好,但還沒有到士林之中人人喊打的地步。
所以對張居正來說,投入嚴嵩門下,沒有原則上的可以不可以,只有利弊上的值得不值得。
周夢臣被張居正一點,頓時眼前豁然開朗,說道:“對啊。我只是一個小人物,嚴世蕃為什么來見我?”
張居正說道:“為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判斷,這一次,你最大的可能是有驚無險。”
周夢臣說道:“希望如此吧。”
周夢臣雖然相信張居正的判斷,不為別的,就是因為他叫張居正。
只是再相信他,也不能撫平而今的心情。周夢臣問道:“我該怎么辦?去跑跑門路?”
張居正說道:“你有什么門路可跑?去找豐城侯府,去找黃公公,還是去找劉公生前舊友?誰能能幫得上忙?”
“還有,你怎么解釋你知道這一件事情?”
“我看了剛剛的奏疏。那一本奏疏現在應該在通政司,不管是正本與副本,都不能外漏了。”
“你現在身處嫌疑之地,被人抓住了,又是一個把柄。”
周夢臣一瞬間無言。
按理說大明的奏疏都是有嚴格的制度的,根本不可能隨便讓人看的。
當然了,時過境遷。法度早就不如當初了。但也看誰看了。
周夢臣而今被彈劾,正處于嫌疑之地。說不定有人正等著給他添加罪名。
周夢臣有些沮喪,說道:“只能聽天由命嗎?”
“不。”張居正說道:“這不叫聽天由命。這叫定力,遇大事有靜氣。”
周夢臣說道:“你就是會安慰人。”
兩人正說著話,卻見楊宏量又來了,這一次楊宏量略帶緊張之色,說道:“師傅,師叔,宮里來人了,是一位姓藤的公公。”
周夢臣立即說道:“是藤祥。”
“對對。”楊宏量說道:“是叫藤祥。”
張居正說道:“好,藤祥來,說明是好事。”
周夢臣聽了,立即反應過來了。
宮中太監最會捧高踩低了。
藤祥之前一直聯系周夢臣,不就是看周夢臣有前程。一旦周夢臣今日落難,這藤祥還會巴巴的來見最后一面嗎?
定然不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