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信任的萌芽
周夢臣深吸一口,將自己的思緒收回。他決定今年年底如果有結余,就建一座軍器局子弟小學。既是為自軍器局培養技術骨干,也是為科學培養后備力量。
不過,先要有錢。
想要有錢就要搞定造炮的事情。
周夢臣說道:“盔甲廠的情況你們也都知道了吧?你們有很多人也被抽調過去幫忙對吧。他們的工錢,一個月一石的工食費,再加上每個月都有的計件錢,本月開工不多,大概每一個人能多個二三百文而已,不算什么。但是從下一個月開始,開工變多了,每月單單計件的錢,都要有一兩上下了。”
“你們想不想與他們一樣?”
這些工匠忍不住抬起頭來,眼睛之中露出艷羨的目光。
不要以為周夢臣是給他們漲了二三百文的工資,這樣理解就大錯特錯了。
首先,周夢臣不克扣糧餉,之前每月一石,一年十二石糧食。誰家能真正全部到手。即便到手的糧食,是什么樣的?
而周夢臣給工匠發了糧食,全部是從京倉領的當年的江南新糧。
畢竟這李士翱剛剛從京倉調任,人雖然走了。卻是高升,這一點點面子還是有的。至于工部之前的小吏,專門發陳糧,到底從里面上下多少手腳,周夢臣也就不管了。
也就是說,單單是看本月的餉銀,盔甲廠那邊就已經是翻倍了。如果按照周夢臣的說法,下月開工夠的話,每人都多給一兩上下,那么收入就是翻了三倍有余了。
讓這些工匠從京師的破落戶變成了中產收入了。
其實大部分普通百姓,一年能有十兩銀子已經差不多,這還是在城市的人,在農村有太多一年到頭都不知道銀子是什么樣子的人存在。
而今工匠一年十二石的基本工資,按照工作量不同,一年大概有四五兩到十幾兩之間的計件工資。已經是相當滋潤了。
周夢臣說道:“不,你們會比他們賺的更多。你們也知道,盔甲廠而今的事情是造戰車。但是你們難道不知道,大明需要的戰車多還是火炮多?”
雖然一個個工匠眼睛都紅了,他們自然明白,戰車其實是特殊需要,不在大明軍隊正常需要之內。即便是有一些需要,也遠遠比不上火炮的數量。只是他們都明白,卻沒有一個人敢開口與周夢臣互動。
周夢臣只能自說自話,說道:“如果大明所有的火炮都在我們這里造,按照計件工資,你們每一個人賺得都比盔甲廠多。”
“怎么
(本章未完,請翻頁)
可能造出來啊?”不知道誰說了一句。
周夢臣眼睛一亮,心中暗道:“我終于不用與墻頭說話了。”周夢臣立即抓住話頭說道:“你們覺得盔甲廠幾個月能造五千兩戰車嗎?我說能就能。只是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管什么炮,什么銃,每一門都要能連續開二百次,才能出場,否則九邊將士憑什么要我們的東西?”
“大人。”一個老工匠上前說道:“其實大人要的火炮不是不能造,只是太貴了?”
周夢臣見有人說話,心中頓時一喜,上前幾步,說道:“老人家請講。”
老工匠滿頭白發顫顫巍巍說道:“周大人,其實鑄炮很簡單,就是鐵好就行了。大人想要的能連發二百炮的炮,須用百煉鋼。只是這百煉鋼的價錢實在太高了。朝廷是用不起來。”
周夢臣說道:“什么價格?”
老工匠說道:“沒有價格。”
周夢臣有些奇怪說道:“怎么會沒有價格啊?”
老工匠說道:“大人要買幾斤,十幾斤,乃至幾百斤,自然是有價格的。但是大人要造炮,一動用最少幾十萬斤百煉鋼,這怎么能有價格,誰也提供不了這么多的百煉鋼。即便開國之初,其實也沒有要求每門大炮能連續發射二百次。”
周夢臣一聽就明白了。他不知道百煉鋼在市面之上有多少儲量,也不知道什么地方產的最多。但是最簡單的供需關系還是知道的。周夢臣一旦大量采購百煉鋼,估計會將市面之上的百煉鋼都采購一空了。
到時候,價格要飛上天上去。估計還有貨源不足。
說來說起,最后落到材料問題上了。
其實周夢臣賊討厭材料問題。
因為材料的進步,很多時候是沒有規律的,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實驗而已。而這實驗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消耗,重來沒有什么捷徑可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