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劉瑾事敗,劉天和平反。兩家就是生死之交了。
劉天和雖然不在西北任職,誰都知道周尚文背后有這樣一個文官撐腰,也就不會太為難他。
后來劉天和調回西北,他與周尚文合作,也就是劉天和一輩子最高的成就之一,黑水大捷。
劉天和后來調任兵部尚書,在兵部尚書任上致仕,還有一些影響力,但是這些影響力,在劉天和死后,更是煙消云散了。
而周尚文打仗方面沒有說的,真要說起來,大明武將第一人就是他。
但是為人耿直,拍馬的事情,是做不來的。
而且劉天和幾乎庇護了周尚文一輩子。不將周尚文當外人,信任有加。這種文武之間合作關系,才是周尚文習慣的。
只是可惜,天下之間只有一個劉天和。
實際上,這些年一直有周尚文跋扈的消息傳過來。否則的話,復套之戰由周尚文拜將,曾銑總掌,可比曾銑一個人推動成功率要大的多。而夏言僅僅是咨詢周尚文的意見,卻從來沒有透漏過,要用周尚文的意思。
其中意味也是很明白了。
出于文官的共同利益,周尚文不可大用。
從周君佐的話中,其實周尚文對自己的處境也是明白的。
在文官體系之中,周尚文是跋扈的,是討人厭的,但是很多利益,周尚文不得不爭,不
(本章未完,請翻頁)
爭則無法安撫將士,不爭則沒有辦法打勝仗,而不能打勝仗的話,周尚文更是無法在而今的官場之上生存下去。
周夢臣說道:“好說。今后你再有什么事情直接找我,不要看我是一個六品官,有些事情還是能幫你的。最少不用你這樣鬧了。誰再給你講道理,讓我來找我講。”
周夢臣雖然不想濫用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但是這個影響力用在周尚文這位老將身上,卻是非常情愿的。不提老一輩的交情,單單是周尚文而今是大明鐵壁銅墻,就必須要支持。
周君佐聽了,大喜說道:“有世叔這一句話,我們父子就可以安心了。”
周夢臣說道:“你不是要炮嗎?要多少?我立即給你安排,將曾銑的單子往后面壓壓,只是錢還是要給的,畢竟我這里也要照顧下面的人。”
周君佐說道:“小侄自然不會讓世叔吃虧了。會單獨給世叔一分?”
周夢臣皺眉說道:“不用,我幫你是因為老師的恩德,與周老將軍的功績,再這樣說,我大棒子打你出去,我給你的價格與曾銑一個價。需要多少,給個數。”
周君佐說道:“我只帶來一萬兩。不過,能不能快一點。最好是越快越好。”
周夢臣說道:“怎么了?”
周君佐微微沉默了一下,說道:“也就不瞞世叔了。而今一兩個月以來,大同邊騎與韃子交鋒太頻繁了,已經達到了一日數次,折損雖然不多,各有勝負,但是有一點卻可以肯定的,那就是韃子主力已經在大同當面了。”
“而今天氣酷熱,韃子不耐暑氣,或許這一兩個月之內不會出兵。當然了,也說不定。”
“父親判斷,這一次俺答一出手,就是數萬騎,今年下半年,大同有一場惡戰要打。如果供給遲了,就趕不上這一戰的,甚至倒是來與世叔交接的,就不是我了。”
周夢臣大吃一驚,說道:“情況危急到這個地步了?曾總督會出戰嗎?”
周君佐說道:“不會,這一次恐怕要宣大獨自承受了。曾總督已經將所有的精力都壓在明年春天出擊上了。韃子這一戰,未必不是因曾總督出兵。總之朝廷決定復套那一刻起,這兩三年之間,邊關注定是大戰連連的。”
“韃子不會坐以待斃的。也因為實在等不及了,小侄才會來鬧的。”
周夢臣說道:“我知道了。”隨即將程大位叫進來,說道:“清點庫存,將曾銑的單子壓后,有多少炮都給我清點出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