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大軍的交誼舞
俺答看明軍在南邊微微整隊,三萬騎就開始輕裝,將干糧吃了,干糧袋扔了,將水喝了,將水袋扔了。還有身上各種雜件,全部扔在地面之上,留一個兩個人這里收拾。
隨即擺開陣勢,旗幟飛揚,弓張刀揚。
就好像山崩之將發,黑云之壓樹,只等一聲霹靂,就傾盆而下了。
韃子各部不等俺答命令,就已經警戒起來。號角一聲接著一聲。傳到了俺答的耳朵之中。
俺答手死死的拽著韁繩,任身下的戰馬不住嘶鳴,用前蹄在地面之上刨坑。似乎連戰馬都感到了空氣之中大戰的低氣壓,躁動非常。
俺答心中怒氣迸發,恨不得一聲令下,與周尚文在此決戰。
但是他不能。
他要考慮全局。
他這一次出擊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打破明朝復套計劃。
俺答如果征召所有人兵馬,絕對不會僅僅有不到十萬騎,最少能有十幾萬騎之多。他之所以帶了一半主力,就是為了引曾銑出兵,一但曾銑提前出兵,他好找到破綻擊敗曾銑。
而今與這里周尚文決戰。
首先能不能勝,俺答都沒有底氣。
因為很簡單,夫戰,勇氣也。
當初越人與吳人交戰,交戰之前,這越人前三列自刎而死,吳人皆驚,隨即被越人打敗了。
那么為什么吳人皆驚?隨即士氣低落?
因為吳人發現他們低估了這一戰的殘酷。
雖然戰場上是會死人的,但每一個士卒上戰場都沒有想過自己要戰死。打到一定程度,敵人會崩潰,很少有戰死到一兵一卒了。而越人用三百死士,讓吳人驚懼,以為后面的越人都如此一般的死士。那么一戰勝負暫且不論,戰斗殘酷將是驚人,他們很難活著回去。
而明軍三支前鋒做的其實是一樣的事情。
這三名將領,以少擊多,以決絕的態度,戰斗在最后,甚至韃子在這一戰之中死的人比明軍戰死的人還多一些。
這就是困獸猶斗。
而今面對三萬明軍騎兵,又是邊疆久負盛名的老將周尚文。周尚文的韌性,韃子又不是沒有見識過,黑水之戰,周尚文親身當餌,讓韃子怎么打,就是打不死。
今日大戰之前,俺答不得不考慮這個問題,周尚文會被擊潰嗎?恐怕不會,自己能吃下周尚文嗎?如果能傷亡有多少?如果不能,明軍宣大軍,乃至山西軍,或者曾銑會來增援?
如
(本章未完,請翻頁)
果增援的話,他拿什么來打援。
難不倒打成焦灼之后,真聚集全國之兵,在這里與明軍決戰嗎?
俺答一時間內心之中權衡利弊,下不了這個決心。
同樣的一場戰事,對于彼此的意義卻不一樣,大明這里壓上的大同鎮所有精銳,最多算上大同鎮,而俺答這里壓上了卻是自己政治影響力,全國一半的兵力甚至更多。
不僅僅俺答在權衡。
俺答下面各部也在權衡。
韃子政治結構,更類似于部落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