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他或許不是一個好將領。此刻卻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好家長。
他自然知道永寧關恐怕守不了多久了。他唯一能做的是求死而已。
很快,他就求仁得仁了。他在戰場之上表現如此明顯,很快被幾個韃子射雕手盯住了。隨即一聲弓弦動,幾根長箭同時發動,帶著有倒鉤的狼牙箭,瞬間釘在守將的身上。
隨即守將根本來不及多想,只覺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如此一來,永寧關上下崩潰了。
兵為將膽,將為兵膽。
說實話下面的士卒可沒有將領那么高的覺悟,他們能堅持到現在,僅僅是將領在堅持。而今見主將一死,情況立即動搖起來。
有些將士知道永寧關干系重大,或者干脆殺紅了眼。畢竟雖然永寧關士卒本身不能打,但是畢竟駐扎在這里好幾代人。內部關系早就是盤根錯節了。這個人是那個的姐夫,那個人是這個人的小舅子。
至于父子兄弟同族,更是數不勝數。
在這個時候,一場大戰下來
(本章未完,請翻頁)
,親朋成新鬼,故舊無一人。很多人都被刺激的忘記了生死,一心該韃子一個好看。恨不得與韃子同歸于盡。但是沒有了組織,也落入下風之中。
另外一些人可沒有這么堅定了。他們偷偷的打開了后門,想要悄悄的逃遁。
永寧關城并不大,因為這個本身就不是什么大關。只有兩個門,一個前門,一個后門,或者說一個北門,一個南門。
北門從韃子出現那一刻,就已經被堵死了。
只是他們大開南門,卻沒有逃成。因為被周夢臣正好堵在關下。
周夢臣二話不說,逮住一個逃兵,問道:“情況怎么樣?”
逃兵說道:“將軍戰死了,我們也是沒有辦法?請大人恕罪。請大人饒命。”
周夢臣此刻哪里有時間去罰他。他最擔心的事情發生了。他一時間亂了方寸了。畢竟他兩輩子加起來都沒有殺過一個人,而今兵危戰急的局面。讓他立即決斷,有些超乎他的能力范圍了。
周夢臣看見戚繼光,下意思的問道:“元敬,你怎么看?”
元敬是戚繼光的字。
戚繼光聽了,渾身一震,汗毛豎起。看了身后跟來的王氏,心中暗道:“老師,這是在點將啊。”
在戚繼光看來,這樣的局面有什么好考慮好決斷的。因為根本沒有第二個選擇。是的。永寧關之所以不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身后數十里山路難行,很容易找一個地方,重新設關卡。將韃子給堵住。
可是而今大軍根本沒有動員起來,也沒有可能重新設立關卡。
所以,一旦永寧關破,不旦北京城受到威脅,他們這些人,除非放棄阻擊韃子,上山避開韃子大軍,否則必死無疑。而真要這樣做了。不說良心會不會痛,單單一點,事后追責,估計一個也跑不了。
所以,必須守住永寧關。
那想要守住永寧關該怎么辦?狹路相逢勇者勝。沖上去趁著韃子還沒有在城墻之上占據優勢的時候,將韃子打下去啊。
他們根本沒有第二個選擇。
那周夢臣問他意圖,就很明白了。
要他打先鋒。
戚繼光怎么能不緊張,這可是戚繼光的初陣。不過此刻戚繼光才顯示自己的骨子里的名將風范,越是緊張,越是冷靜,說道:“老師,而今別無他策,只要迅速接管永寧關,挫退韃子,再做計較。弟子這就為恩師開路。”
戚繼光二話不少,緊緊盔甲,手握大弓,大踏步地沖進永寧關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