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夢臣說道:“我對兵法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我門下,這方面的東西,需要你自己自學了,只是有什么計算的需求可以找我,也可以找你大師兄。我給你一個任務,你只要完成了,你就從我門下出師,最少在兵法上我沒有什么可以教你了。”
戚繼光說道:“什么任務?”
周夢臣說道:“兵棋推演。”
這一件事情看似簡單,其實很難。需要大量的數據。周夢臣要的兵棋推演,可不是桌棋一般的游戲,而是一切都安置實際的數據來。從軍隊行進的速度,不同軍隊的戰斗力折算,與韃子交戰的傷亡比。等等等。
如果戚繼光能將這一套東西搞明白了。
那么戚繼光的戰爭思想,已經接十八世紀的水平了。其他東西,周夢臣真教不了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
畢竟周夢臣又不是軍校出身。對軍事思想的了解也到此為止了。至于剩下就要戚繼光自己去探索了。周夢臣相信戚繼光的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定然能有重要的軍事突破。
周夢臣一想到這里,就明白了,得英才而育之,是怎么樣的快感。
不提,周夢臣給戚繼光上課。
此刻的韃子大營之中,一副愁云慘淡。
俺答大帳之中,更是充滿了低氣壓。
勝敗乃兵家常事。
俺答也是有氣量的人,不會因為一場失敗而氣喪如此。但是這一戰,在俺答看來,并不是一場戰事的勝負,而是一類戰事的勝負。
對攻永寧關到如今,已經數日。俺答堪稱竭盡全力。他僅有的一點火炮力量都投入其中了。攻城的又是白蓮教死忠教徒,在攻城這方面,遠遠勝過了韃子本部人馬。
而永寧關雖然有了援軍,但是人數也不過數千。
但是他們依然在永寧關下損兵折將,雖然之前看上去永寧關只剩下一口氣了。但是最后勝利的還是明軍。
這就讓俺答深思一個問題?
那就是蒙古大軍,真有正面攻克明軍堅城的能力嗎?
今日的失敗,只是一個戰術上的失敗,即便重要了一點,也是如此。而今日這個判斷,卻是一個戰略上的判斷。一但接受了這個判斷,今后很多戰略規劃都要調整了。
一些計劃就不會再有了。
比如攻克北京城。
只是蕭教主不愿意讓俺答接受這個判斷,說道:“大汗,這一次來源的明軍雖少,但火器眾多,定然是明軍精銳,而且那守將,用炮之術,也是臣從來沒有見過的。在明軍之中,這樣的人物定然也不多,要么是老臣宿將,要么是后起之秀,大汗不必為今日之事傷懷,大明人才雖多,但并不是每一處都有這樣的名臣宿將把守的。”
“大明千里邊墻,也不會無懈可擊。總能找到辦法。臣請命,此次退兵我就回去了,我親自探查燕山之中道路。如果找不到能供大軍潛越的道路,我就不回去了。”
俺答聽了,心中暗道:“其他地方可以不攻,但是需要必攻之地,那里沒有名臣宿將鎮守,大同,宣府,內三關,外三關,乃至于北京城?那一個地方防御不遠超永寧關。甚至不需要名臣宿將,只要守將不出昏招,大軍就沒有希望。”
“而指望敵人出昏招打仗?”
俺答內心之中立即否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