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滿城盡唱送別歌
嘉靖決定開始第一次嘗試,將這個百歲老龜大卸八塊,研究龜是如何長壽的。嘉靖不求多的。如果研究明白,能讓他活到一百二十歲就行了。
嘉靖與周夢臣一番交談,其實有一個問題,嘉靖沒有問。但是內心之中卻也是有譜了。那就是按照周夢臣的路線來,有生之年,想要長生,是非常難的。最少周夢臣沒有信心。
這也是嘉靖最后放周夢臣去大同的原因。
反正周夢臣留在京師,估計也與之前一樣。
嘉靖內心之中已經暗暗下定決心,長生之道,我自己來辦。
不提,嘉靖忽然對祥瑞大開殺戒。
單單說周夢臣。
從嘉靖這里出來,就是完成了最后的布置,看著吏部送來官憑,與各種信物,乃至那一面王命旗牌。他就知道,他在北京待不了多久了。
周夢臣通知各方。終于敲定,于明日出京。京營三千人馬一并隨行,再加上周夢臣帶得各種隨從,大概有三千三百人上下。
第二天一早,周夢臣扶著李云珍說道:“我走了。你不要擔心,好生照顧腹中的孩子,有什么事情請二哥二嫂過來,家里有什么過不去的堪派人去豐城侯府求見,或者去找張居正。他總是有辦法的。”
“好好養胎,外面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要理會。”
周夢臣每說一句話,李云珍就輕輕點一下頭。只是她的雙眼目光落在周夢臣的臉,似乎這一張臉,怎么都看不夠。至于周夢臣到底說了一些什么。估計也沒有聽清楚。
周夢臣見狀,只是對身邊的友人說道:“家里的事情,就拜托諸位了。”
一并來送行的,有張居正,楊繼盛,殷正茂等等一系列人。同年加同僚,不知不覺之間,周夢臣身邊已經有不少人了。雖然這些人一時間都派不上什么大用場,那是周夢臣竄得太快了。
但隨著時間推移,嘉靖二十六年這一科,總就會在大明歷史上留下赫赫威名。
周夢臣與這些人相對行禮之后,又回頭看了一眼李云珍。也知道嘆息一聲,翻身上馬。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不管多舍不得。總是要走的。
周夢臣騎著馬去京營與神機營一部匯合。
周夢臣順便檢閱了這一支京營精銳。周夢臣發現這一支京營之中所有人都很年輕,從將領到士卒都是一樣的。周夢臣找來戚繼光問道:“這是怎么回事?一個老成人都沒有?”
戚繼光說道:“師傅,這是豐城侯的意思,豐城侯說的京營老人,積重難
(本章未完,請翻頁)
返,已經不可救藥,所以,這三千士卒都是京營中清白人家出身,從將領到士卒都是新人,沒有沾染京營的壞毛病。”
周夢臣不得不感嘆豐城侯在神機營身上下了血本了。
這樣做,不是沒有缺點的。一支軍隊沒有老兵,就好像沒有骨干一般,代表著沒有經驗,遇見事情不知道該怎么辦?不過京營卻不一樣,京營的老卒會什么?會拍長官的馬屁,會修城墻,會修寺廟?他們都不會打仗,反而有一身偷奸耍滑的本事。
只是如此一來,軍隊就稚嫩多了。
周夢臣對戚繼光說道:“這是你訓練的,你覺得怎么樣?”
戚繼光有些吞吞吐吐的說道:“還行吧。”
周夢臣明白了,即便如此兵源方面,還是不大理想。不過在戚繼光的訓練之下,勉強過得去。
這也是詭異的地方,明明北京乃是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就兵源素質來說,即便比不上大同。但也差不了多少。問題就發生在京營制度上,京營本質上是指七十二京衛。其中有一部分親兵衛。這些人馬加起來,就是京營。
京營的所有兵源都來自于這些衛所。
而今的衛所是什么樣子?早已不城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