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奔赴災區
周夢臣安排好戚繼光,就立即去戶部。
到戶部兩件事情,安排好一百萬兩銀子的押運。這一百萬兩銀子,也不是一個小數目。押運這么多錢去災區。周夢臣也只能將戚繼光的軍隊分為前后兩隊了,前隊跟著周夢臣一起去災區,后隊押送賑災銀。在后面慢慢走。
另外一件事情,卻是那些按了戶部大印的公文了。
方鈍自然不會難為周夢臣。三下五除二將事情給處理妥當了。隨即說道:“飛熊,這一件事情是我推薦你的,也算是我對不住了,這是一個大火坑。只是,我想來想去嗎,除卻你,誰也不能將這一件事情妥妥當當的辦下來。”
見方鈍有幾分慚愧,周夢臣爽朗的一笑,說道:“大丈夫自有舍我其誰的自信,方叔出于公心。我又怎么會怪方叔?”
方鈍說道:“你這么說,我就好受多了。對了,你能給我說說,你到了災區準備怎么辦?”
周夢臣說道:“怎么辦?借錢。”
方鈍微微一愣,片刻之后,才說道:“是啊,還能怎么辦?只能借錢了。只是你做事要存著幾分小心,不要太過了,否則將來可就不好辦了。”
方鈍也覺得,周夢臣的借錢,大概是強行攤牌,勒索士紳之類的辦法。大明士紳的潛勢力到底有多強,看看朱紈是怎么死的就知道,雖然陜西這邊地方比較窮,陜西士紳在朝廷的實力不強,但依然有王用賓這樣,寧肯硬懟首輔,也不能得罪父老鄉親的人。周夢臣真與這些人結了死仇,將來可就不好辦了。
周夢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解釋,畢竟他現在連一個完整方案都沒有。只有一個思路而已。具體情況,還是要因地制宜的。同樣,實在不行的話,周夢臣也未必不敢這么做。
雖然到時候是兩敗俱傷了。
周夢臣說道:“方叔,我自然該怎么辦?對了,我剛剛聽說兵部楊尚書的母親-----”
方鈍嘆息一聲,說道:“對,不過,剛剛商議過,兵革不避,只給楊博假期二十天,讓他回鄉處理喪事。對了,楊博家在蒲州,老夫人大概-----”
周夢臣剛剛沒有想,但是而今一想,頓時明白了。
丁憂制度之中,有一條規定,就是兵革不避,也就是正在打仗的人不用丁憂,畢竟臨陣換將地風險實在是太大了一點。楊博在河朔,很難說沒有戰事。也算是符合這一條。
(本章未完,請翻頁)
估計,楊博的母親就是死于地震之中。畢竟蒲州距離華縣并不遠。
這樣周夢臣感受到人事無常之余,也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地震的威力。畢竟,很多時候,死得多人了,也僅僅是一個數字而已。而今具體一個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殘酷。
楊博而今五十多了,楊家又是巨富,老夫人在家里用腳趾頭想,就知道是何等的養尊處優,而今老夫人都不能幸免于難,蒲州死的人又有多少?而蒲州還不是地震的中心。
如此感傷的同時,周夢臣也放下心來,畢竟楊博坐鎮河朔,也是讓周夢臣放心的事情。
周夢臣說道:“楊尚書也不容易啊。”
方鈍說道:“是不容易。而今河朔一大攤子事情,除卻楊尚書,除非讓你回去,否則朝廷上下也都不放心。但是,你以為不丁憂就是好事?將來這一件事情,隨時能被人拿出來說的。所以當官最好父母雙亡,祖宗死絕。”
周夢臣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接這一句話。
畢竟丁憂這個制度太無語了一點,因為父母死了,就要耽擱三年,甚至有些人去丁憂之后,上面無人,根本就不可能起復,也就是一丁一輩子了。對于很多有抱負的人來說,父母沒有死,都變成了隱憂了。操蛋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