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這么說呀。”
單予馨輕哼一聲,“只能說你笨!”
“得,我笨,行了吧!”
嚴光明介紹道,“那我就多科普。”
“西藏有很多充滿了鄉土氣息與民族風格的手工藝產品,各式的木碗、銀碗、竹碗等藏族手工藝傳統編織品;也有尼泊爾,印度等國商人批量加工的仿制品,如各種骨雕動物,經過防舊處理的各色“古董”等,你們可以帶回去給家人一些。”
蟲草:即冬蟲夏草,是一種動植物兼名的名貴藥物。它是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蟲賞的子座與蟲體,冬天為蟲,夏天為草,下部是蟲,上部是草。蟲草味甘酸,性平,氣香,是良好的強壯補藥,有滋肺、補腎等作用。
這話一出,單予馨愣了一下,“啥玩意?這既然是寄生的?”
“那當然了啊,不然你以為是什么樣的?”
嚴光明一臉笑容的問道,“嘔...以后都不想吃了。”
“還有藏刀是西藏久負盛名的傳統工藝品,歷史悠久,風格獨特,深受游客喜愛。在藏民的生活中,藏刀也是隨身必備之物,它既可用來防身,又可作為食肉的餐具,而且還可以作為一種特殊的裝飾品。一般來說,男式藏刀都比較粗獷,鋒利,女式藏刀則較秀氣。”
“酥油茶、糌粑也可以以帶回去7一些,給你爸爸媽媽帶回去吃一吃。”
嚴光明說道,“酥油茶和糌粑是拉薩藏餐的主要代表。酥油茶是用酥油、磚茶和食鹽混合在一起做成的,口感十分獨特,據說可以緩解高原反應。糌粑就是將青稞炒面與酥油茶采用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吃的時候先在碗里攪拌,邊吃邊捏,方法獨特。拉薩很多藏餐廳能品嘗到酥油茶和糌粑。”
“還有其他的嗎?”
單予馨問道。
“那就是唐卡:唐卡是一種線條復雜、色彩豐富、帶著濃郁宗教特色的卷軸繪畫,大多數唐卡表現的是藏傳佛教的主題,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現其他題材、服務于其他內容。繪制唐卡所用的顏料,取自不透明的礦物及植物,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動物膠及牛膽汁,所繪就的唐卡即使經過數千年,依然色澤鮮明不退色。這個可以作為擺件拿回家!”
張尚晉說道,“馨馨你可以買這個!”
“哦哦,這不錯啊!”
單予馨點點頭。
“珠寶首飾:西藏的珠寶首飾有珍珠、瑪瑙、各種玉器及金銀制品等,一般以古樸為好。在拉薩八廓街舊貨市場或一些旅游商店均可買到。脖子上戴的、手腕上配的、耳朵上掛的和腰上插的應有盡有。這個你倆母親應該會喜歡這種的把,反正又不差錢,多買點,不行到時候送我一點也行,呵呵呵。”
“切,臭不要臉!”
單予馨輕哼一聲。
“西藏面具:藏語稱面具為“巴”,是從宗教藝術派生出來的一種工藝品,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戲面具和民間歌舞說唱面具。在西藏,每逢重大的宗教節日,各個寺廟都要舉行跳神儀式,所用面具有鬼怪、護法神、仙人等。由于地域的差異,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也是多姿多彩、形式各異。”
“木碗:木碗因其隔熱性強,多用于飲茶,在雪區是比較實用的日用品。西藏的木碗種類很多,價格差別極大。一般分為普通型和名貴型。普通型用桐、樺、杜鵑等樹根或雜木制成,不加裝飾。名貴型選用一種叫“咱”的寄生植物制作,木質黝黑透亮,紋路細如發絲,再加上白銀裝飾,更顯得華麗大方。”
“這都可以帶回去一些,反正車裝得下,不錯的。”
說著,一群人走到一個買這些東西的地方,“去買吧,然后等著你們了。”
張尚晉點點頭,這個地勢比較高,回頭望去。
以布達拉宮和八廓街為中心的拉薩新城,北至色拉寺,西至堆龍德慶縣。縱目眺望拉薩城,郵電大樓、新聞大樓、拉薩飯店、西藏賓館及各色建筑物星羅棋布,互為參錯,連連綿綿,一片新輝。
站在布達拉宮頂上俯瞰拉薩全城,整個拉薩市區到處是一片片掩映在綠樹中的新式樓房,唯八廓街一帶飄揚著經幡,蕩漾著桑煙。在這里,密布著頗具民族風格的房屋和街道,聚集著來自雪區各地的人們,他們中許多人仍然穿著本民族的傳統服裝,那仿佛從不離手的轉經筒和念珠顯然表明佛教實際上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真是個不錯的地方啊。”
張尚晉感嘆一聲,“馨馨,走吧,我們去買些東西,之后就回去了。”
單予馨點點頭,兩個人買好東西之后,一群人開車往回趕......
......
幾天后,他們回到了沈城,第一時間就去拍攝婚紗照。
“老公,我喜歡文藝小小清新一點的。”
單予馨嘟嘴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