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非常感謝你的來稿,望多多努力,我們期待著看見你的下一次來稿!】
太難了,真的太難了,無論如何,相比上面這些郵件,這一封《泡囊》的拒稿郵件,洛楊實在是感動不已。
一點點進步,一點點,哪怕是一點點。足夠鼓勵他繼續創作。
可惜的是,世界似乎一直都在開著玩笑,或許真的是缺乏天賦,洛楊在收到第二封,第三封類似的郵件之后,心灰意冷的感覺與日俱增。
打開郵箱,真的是《科幻大世界》的郵件,天哪,他們怎么會晚上十點回復郵件?還是說這個郵件早上就發送了,是他沒有及時收到?
顫抖的手,顫抖的心。對于失敗無數次的人來說,也許早就應該習慣了,拒稿是常態,拒稿是正常的,拒稿才是大概率事件。稿件通過是小概率事件,是奇跡!
這種心理壓力簡直比查看高考分數還要巨大,根本不想點開那個郵件,又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結果。
明明知道結果會是什么樣的,奇跡?不可能出現的。這個世界要是有那么多奇跡,那努力的人還有什么努力的意義。
自己的努力相比前輩們是遠遠不夠的,大劉從1980年代就開始創作科幻,王晉康老師更是寫了幾十年科幻,郝景芳老師不僅僅是清華的高材生,更是勤奮寫作的典型,據說郝景芳老師十年如一日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寫科幻,因此《北京折疊》能夠得到雨果獎這樣的榮譽,真的是實至名歸。
而自己呢?一來沒有破釜成舟的決心,二來就算是單純講努力這一項,與前輩相比也是望塵莫及。
想什么呢,洛楊!
點開郵件,拒稿,就完事了,想的多也無法改變既成的事實,自己寫的好不好,心里還沒點數嗎?
打開郵件,一個字一個字地讀,就怕一眼看快了,一點點做夢的機會都沒了。
【你好,我是《科幻大世界》文學編輯,來稿已讀。故事有一定想法,但是文字還需要更多磨煉,才能夠更好的將你的設想展現在讀者面前,整體上看起來這篇文章的體驗不佳,所以很抱歉它未能達到上刊標準,故退稿。繼續努力,多寫多練,謝謝你的支持與信任!】
拒稿,拒稿,永遠都是拒稿。
《科幻大世界》虐我千百次,我愛《科幻大世界》如初戀!
洛楊又讀了幾遍,想著從一百個不到的文字里找到一點點鼓勵和認可。【故事有一定想法】,這算是迄今為止比較正面的一句鼓勵了,洛楊的心里多少好受了些。
關掉郵件窗口,繼續研究小崽的糧食和尿布。
時間已經是晚上十點三十分,門外響起了鈴聲,洛楊心頭一驚,目光迅速移到小崽身上,小崽四仰八叉地躺著,兩只手高高舉起放在大腦袋兩側,樣子就像是投降。
好像處在熟睡之中,完全沒有注意外面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