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娛圈生存之道,劉柴明這個一直以來都賺沒賺什么大錢的中青年小混混早已摸出來一套四兩撥千斤的辦法來。
努力誰都是努力的,勤奮也都是勤奮的,誰能花小力氣賺大錢,誰只能花大力氣將將溫飽,劉柴明心知肚明。
他早就想好了,等過年的時候就在網絡站開一本書,叫做文娛規則一二三,書要是紅了,他也就能舒舒服服一陣子,給人家打雜,還要在更底層的員工面前裝大佬,這樣的日子不算刀口舔血,狗嘴里搶食,也算是見人說人話,見gui說gui話,無聊得讓人生厭,又沒有更好的去處。
仔細想來,自己還是熱愛文化事業的,培養童星也是他的夢想,試想一手打造出一個星光閃耀的小明星,看著他從稚嫩和羞澀變成一朵落落大方的花朵,或者鋒芒顯赫的騎士之劍,都是讓人興奮和高興的事。
和作家把小說當作自己的孩子,導演把電影當作自己的骨肉一模一樣。
培養一個明星就和養育孩子的感情是一樣的,他喜歡照顧人,喜歡看著自己的雙手成就另一個人。
同時也成就了自己。
以他多年來混跡文娛的眼光,劉柴明相信,閃閃不會讓他失望,晉級千八十拿九穩。
洛楊的擔憂實在有些過度,除非,他那把背在身后和騎士團的圣兵器一樣的小提琴只是一個木頭擺設,孩子的玩具而已。
那玩意只要能發出聲音,這孩子只要能在臺上站穩兩分鐘,就成功了。
沒錯,孩子,加油吧
我會把你捧成一顆璀璨的星星。
劉柴明沒有做夢,舞臺上的燈光映照在閃閃的小提琴上,流出一曲月光,盈盈透亮,穿過喧囂的中庭,琴聲輕靈悠揚,如夢似幻。
聽的人聽得出神,他們看得出來孩子的演奏仍是稚嫩和缺乏章法的,大不知道為什么,也許是舞臺燈光和那些透明水泡制造的效果。
像一場魔術。
是的,這是最好的形容。
劉柴明有半分鐘的時間忘記了自己身在何處,他仿佛來到了一個銀色落葉紛紛灑落的星球,只有他一個人,卻覺得祥和和平靜,他沒有感到孤獨,卻充滿追求理想的勇氣。
不僅僅他一人有這樣的幻覺。
等到回到眼前的現實,劉柴明忍不住在后臺鼓起掌來。
“胡鬧。”洛楊氣呼呼地轉過身,差點沖出帷幕走到舞臺上。
觀眾沸騰了,紛紛喊著安可。
安可是演出束后,包括演唱會、演奏會等表演中,在歌手、演奏者等表演者演出完畢后,觀眾因為欣賞表演,喜歡表演,希望表演者能夠再回到舞臺上繼續演出。
這時候,觀眾會一齊發出安可的聲音,這個詞源自法語enre,取其諧音,表達觀眾希望表演者追加曲目的心情。
“胡鬧什么呀,閃閃成功了,表現出乎我的意料。不不不,應該說在我意料之中,只是更好。”
劉柴明已經膨脹了,現場投票,閃閃的人氣上升到了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