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去人工之類的成本平均按照8倍的利潤,也就是八百多萬一輛車來計算,一個月要是三千臺都賣出去,那就是240億的利潤,半年都不用就回本了,接下去就都是凈利潤了,這錢賺的比印都要快吧。
而且根本不用去考慮賣不賣的出去的問題,就現在全球的消費能力,近千萬買輛車的人太多太多了,哪怕在國外的售價會比國內高上不少,也一樣有的是人來買。
這樣的公司一成立,就是萬億的市值起步,光成本投入就超千億了,月盈利額還這么恐怖,可想而知是怎么樣的巨無霸了。
這個時候,李強平和陳浩反而有點犯難了,倒不是錢的問題,以他們倆家族的實力,這點錢還不是問題,關鍵在于股份,明擺著是一個生金蛋的雞,要多了吃相就不太好了。
“久久,你看你能勻出多少股份出來?”陳浩試探的問道。
“和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一樣吧,百分之四十讓出來出售,仍然贈送給兩位哥哥各百分之一的股份。”久紳答應的比較爽快,錢雖然是好東西,可也得有命花,在這方面,不是小氣的時候。
而久紳甚至有點覺得自己要占大頭,絕對控股都有點難辦,沒想到的是李強平和陳浩開心的就答應了下來。
“好,那西家出一千億,按照百分之10的股份,我和陳浩兩家各百分之8,各出800億,吳家和江家各百分之7,各處700億,至于地皮以及建造成本,包括設備成本我們五家出了,如果還要擴大產能,仍然一樣,你看合適不?”李強平直接拍板。
“行,就按大哥說的辦。”久紳也是答應的很爽快,的確已經相當的合適了,就僅僅這一個項目,久紳直接白白入袋4000億,加上成本費那還能進賬900億,光這就5000億進賬,這還沒開始賣。
等開始賣了,自己可是一開始就能盈利的,一臺先賺90萬,再家出售后的百分之58的股份,平均下來460萬左右一臺,一共就是550萬的收入,一個月3000臺,久紳每個月都能凈賺160個億以上。
什么人工之類的,還不都是進自己口袋,平均凈利潤至少170個億,這特么的一年輕輕松松兩千億進賬啊,這來錢真的是太快了,如果產能翻一倍呢,那自己每年收入4000億?!
這樣的分配,久紳還有什么一件,自然是滿意了,這錢自己賺足夠了,真的沒必要全部自己賺,能分出去一部分的利潤,對自己對他人都好,何樂而不為呢?
而對于陳浩和李強平來說,每個月的收入是近13個億,一年就能回本,至于股份的錢,他們就沒去計算,別看現在花出去800億購買了百分之8的股份,這公司一旦成立,估值輕輕松松翻個幾倍。
有的是人出更高的價來收購股份,再加上后續的維修保養以及能源費用,嘖嘖看看石油石化每年都多少收入,雖然自己的客戶群體數沒法比,但也絕對少不了,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