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有盈利點,做不到盈利,至少能做到自營自足,或者說微虧,這樣可能就能做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是一百年。”
久紳把這個教育的計劃說給了言今聽,有些社會現象,并不是不認可,它就會不存在,像貴族學校的這種模式,久紳還真不是很感冒,首先學費這塊,久紳覺得太高了。
一年幾萬幾十萬的支出,有多少家庭能負擔的起,以前的年輕人,要為房子貢獻一輩子,現在還可能要為孩子貢獻一輩子。
而且也費用也不單單只是學費,你進了這樣的學校,相應的配套消費也就上去了,人家小朋友是真的家里條件好,都穿著名牌,你的孩子呢?人家都有什么,有什么,你能不給你的孩子么?
這樣的學習氛圍,相應的或許更加重了孩子的攀比風氣,小朋友們會從基本的文具開始攀比,到衣著,到零食,到接送的車的高低,每年甚至還需要搞很多party,人家小朋友過生日請你去參加了,你能不搞嗎?
如果真是沒有相對應的消費能力,反而或許會讓你的孩子在學校里被孤立,對他的成長反而是不好的。
其次,就是這樣的教育模式,沒法得到一個有效的檢測,從幼兒園開始,孩子的學習生涯就被規劃好了,或者更直白的說是被安排好了,反正不用再通過考試的限制,沒有了中考,高考一說。
普通的學生,為了進重點中學,重點大學,或者會發奮圖強,努力學習,而這里的孩子,在知道自己反正只要有錢,就能拿到國外本科,碩士,甚至是博士的畢業證書,而且還是高大上的國際證書。
那還努力什么呢?當然,久紳也不一定說這樣的教育模式是錯的,這肯定也有他自身的有點,或許的確可能培育出來更精英的精英,真正的德智體美勞,氣質,學識,見識上的同步提高。
所以久紳對這些不加以評判,因為結論并不是今天明天,或者今年,明年就能爭出個定論來的,這是一項長遠的計劃,十年百年的長久計劃,但現在既然存在,總有他合理的地方。
所以,久紳也不排斥搞這樣的尖端教育,甚至打算參與進來,盡自己的一分良心,一分真心來搞這個教育事業,更好的為祖國未來的花朵保駕護航。
而且這或許也真適合言今來做,本質上,言今是一個非常善良單純的人,讓她來做這行,也不會那么的功利心,最好的比方,就是久紳剛招的助理,這兩人就不適合來做這個。
不是說她們能力不行,正相反,讓她們倆來做,在收益上能做的更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但久紳不想在教育這塊賺錢,教育事業是神圣的,他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奉獻。
這不是唱高調,也并不和要搞尖端教育相矛盾,公司有公司的制度和模式,想要做更多的公益,做更大的貢獻,首先得讓自己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