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寵瞇著眼睛假意斟酌一下,然后道:“這首詞叫做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好!好一個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眾人聽了一陣的拍案叫好,就連趙構也是眼睛一亮,不住地點頭表示贊同。
趙金奴像一個陶醉的小姑娘道:“好美的一首詞!這首元夕詞真是空前絕后!
你們看像東風一夜吹綻千樹繁花,又吹得滿天繁星如雨下。寶馬雕車芳香飄灑。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光漸漸西斜,一夜魚龍飛舞笑語喧嘩。
頭戴娥兒、雪柳、黃金縷,她們笑語盈盈恣意玩耍。我在人群中尋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無意之間卻在,燈火稀落處發現了她。
真是感人!聽了之后連石人也要心動呢?”
趙福金趕緊要來了紙筆,一邊吟誦,一邊抄了一遍道:“這首詞上片以生花妙筆描繪渲染元宵佳節火樹銀花、燈月交輝、車水馬龍、歡歌笑語的歡騰熱鬧的風光。
一句“東風夜放花千樹”寫元宵夜的燈光,以花喻燈,表明燈的燦爛多姿;而“千樹”又說明彩燈數量多。“更吹落、星如雨”寫焰火,煙花一明一滅,參差起落,灑落如星。
前兩句比喻新穎奇特,而又貼切自然。一個“更”字將燈光和焰火交織在一起,寫出元夜讓人應接不暇的情景。雖然沒有身臨其境,就是看著就讓人感到快樂。
接下來一句寫的是車馬和游人,“寶馬雕車”寫車馬華美,“香滿路”表明游人之多。
而且這個“香”字用得好,暗示街上女子多,為下片的敘寫做好了鋪墊。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寫的是徹夜歡騰的熱鬧場面: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光漸漸西斜,一夜魚龍飛舞笑語喧嘩。上片極言渲染元夜繁華熱鬧的場面,為下片人物的出現布置好背景。
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游人中千百回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自甘寂寞的絕色女子,表現了詞人追求的境界之高,寓有深意。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承接上片,繼續描寫元夜的盛況,但已轉移到盛裝出游的游女們身上,只見她們頭戴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地走過去,只剩下衣香飄散在空中。可在這些麗人中間卻沒有詞人的意中人,
這個“眾里尋他千百度”極言尋覓之苦,失望之情躍然紙上。可是在這幾近絕望的一刻,“驀然回首”,忽然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一片詞千回百轉,蕩氣回腸;誰說高寵只會豪邁,這婉約起來一樣好美,甚至讓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