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取消存在了八年的偽齊政權,并向宋廷呼吁和談,條件是歸還黃河以南故宋地,歸還已死的宋徽宗的梓宮。
趙構聽了欣喜若狂,當即安排秦檜一宰相的省份負責和金人何談。
金廷派出江南詔諭使張通古、蕭哲,攜帶詔書,來同南宋“講和”。金人不稱宋朝而稱“江南”,不說“議和”而說“詔諭”,把南宋完全置于藩屬地位,消息傳開,朝野上下,輿論沸騰。
宋廷諸大臣對此議論紛紛,多有反對者,然而這些主戰派人物如樞密副使王庶、御史中丞趙鼎,呂本中、張九成、馮時行等,或被罷官,或被貶謫。秦檜趁機擢升中書舍人勾龍如淵為御史中丞,排擠朝中議論不合之人。
金使行至泗州,要求所過州縣用臣禮相迎、趙構卻以客禮相待,金使大為不滿態度極其傲慢。京、淮宣撫處置使呼延通多次上疏,愿效力死戰,趙構不準。金使抵達趙構行都,通告宋廷“先歸還河南,冊封趙構為帝,余事再慢慢商議”。
秦檜打算接受金國條件,但趙構不愿跪拜稱臣、接受金國冊封,館職吏員也上書反對議和,各地軍民義都憤填膺。于是趙構以“居喪期難行吉禮”為由,讓秦檜率朝臣去驛館接收國書。
第二年正月,和議已成,大赦天下。趙構雖聽從秦檜議和,但也懷疑金人有詐,故不曾放松邊備。
三月,金人歸還河南、陜西舊地。張浚上奏,要以石晉、劉豫為戒。徐俯、連南夫、呼延通也借賀表進行諷諫。汪應辰、樊光遠、韓紃、毛叔慶、張行成等都說金人居心叵測、和議難長久,皆被秦檜罷黜。
岳飛接到赦書之后,讓幕僚張節夫起草了一份《謝講和赦表》,表明自己不趨附和議,誓要“唾手燕云,復仇報國”。
岳飛對朝廷加封的開府儀同三司官銜,雖三詔而不受,他在辭書中說:“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可訓兵飭士,謹備不虞;而不可論功行賞,取笑夷狄。”趙構特下“溫詔”,岳飛才不得已受之。
其后岳飛又自請隨宋使至西京洛陽謁掃先帝陵墓,以趁機窺探金國虛實,但未被允許。再后,岳飛又上二札子,要求解除自己的軍職,字里行間對和議之事不無諷剌之意,趙構、秦檜先未予理睬,后批示不允所請。
宋金議和的事情也很快的傳到了開平軍的手中,最先得到消息的還是確實趙福金。
李氏對這個趙福金現在有些不滿,她畢竟是一個女子,而且肚子里有高家的骨肉。
她可已經奔30的人了,卻是第一懷孕,而且懷孕其間反應十分的強烈,卻不知道反省,到現在還有堅持坐著自己的安全保衛部的位置不動。這要是傷了身子,傷了孩子可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