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出擊就是以李寶為主,李俊和張榮只是跟隨著壓陣,華國水軍浩浩蕩蕩的直奔這來兩個國家而去。
水軍分了兩路東路軍去了高麗,南路軍則去了倭國。倭國現在已經正是叫做R國,他們正處于平安時代的后期。
歷經400年的發展,莊園制度讓開墾耕地的人永久擁有耕地,他們結合成利益集團,更武力兼并莊園,漸成各地武家實力的來源。倭國已經開始邁進慕府時代。這個時候正是他們國內最混亂的時候。
此時的高麗也是一樣,他們的剛剛經過了妙清之亂,這場叛亂平定以后,高麗的文官貴族勢力繼續發展,可以說到了畸形化的地步。
繼仁宗而立的高麗毅宗王晛被稱為“太平好文之主”,但他和文臣們卻極少顧及武臣的感受與利益,對待武將幾乎比宋朝還要嚴苛。事實上,武臣對重文輕武、文武差待的不滿已達到極致。
高寵也是看到了他們的虛弱,所以派遣兩路大軍前去征討。華國的大軍突然殺了過來,倭國和高麗根本就沒有抵抗的余地。華國的幾十萬大軍一路橫掃如入無人殺死敵人無數。
高麗王王晛這才想起那些武將們,他緊急啟用武將讓他們出去迎敵,卻把他們的家人留下做人質來監視,控制這些人。
以鄭仲夫、李義方、李高為首的武臣到了前敵之后,突然反水,他們帶著華軍就殺了回來。
京城被攻破,王晛帶著手下的文臣逃走,不過在普賢院被這幫武將抓住,他們殺光了這些文人,押著王晛回城。盧俊義旋即廢黜王晛,另立毅宗之弟王晧,建立起傀儡政權。
盧俊義將王晛送回了燕京,此時李彥仙也押著一群倭國人來到了燕京。短短幾年之內,華國連滅兩國,天下震驚。
高寵派出在國內大放異彩的青年才俊辛棄疾,畢再遇分別去了高麗和倭國。臨走前他對著二人道:“十年內,我不管你們怎么做?,有錢給錢,要糧給糧,十年之后我要求天下只有華國,在沒有高麗和倭國!”
兩個人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猶豫,當即答應下來,前去赴任。
他們走后不久,高寵召見北方集團軍統帥岳飛。兩人對面而作道:“五哥,你準備的怎么樣了?現在咱們的對手就剩下一個金國,不知道他們的的皇帝什么時候也能來燕京。”
北方軍團也一直沒有放松自己的訓練,現在岳飛的手下已經有了20萬大軍,金國早就逃到了極寒之地,根本不敢出來。
“陛下放心,我們北方集團軍的將士都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出征。”岳飛雖然已經50多歲,而且向來沉穩,可這個時候也有些激動。眼瞅著自己的愿望就要實現,即便是再沉穩的人也和岳飛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