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筐筐收割好的金針菇,被送出大棚上稱,白玉蘭幫著指揮。
“稱重的筐子搬上車,全都搬上去。”
節目組的人員問她:“姐,粉絲們問什么時候能吃到這種金針菇?”
白玉蘭看向鏡頭,說道:“今晚高壓滅菌,速度快的話,明天就能吃到了。
從明后天開始,全線鋪展,所有的麻辣燙都會吃到三叔種的金針菇。”
圍觀的村民們問:“白老板,這里能賺多少錢啊?”
白玉蘭回想起專家跟她說的話,說:“一畝地一萬袋金針菇,成本約1.5萬到2萬左右。
除掉我配送的胚罐、營養液和技術指導錢,以及三叔發出去的工錢。
一畝地也賺了2.3萬左右。”
“一畝地2.3萬!”
“才40天不到,就賺了2.3萬,這么賺錢嗎?”
“不對,阿公,這前面搭建大棚要時間。
后面不用搭建大棚了,就不需要40天了。”
“一個月賺2.3萬,這比出去打工還要賺錢啊。”
“白老板,你還需要金針菇嗎?我也給你種。”
“對對,我也種。”
很多人搶著想要種植金針菇,他們一人一句,影響了白玉蘭工作。
白玉蘭只好勸住他們,“后期我還會開更多的店,需要大量金針菇,你們放心,會讓你賺上大錢的。
現在大家先去幫幫忙,把貨物送上車,等下請大家吃飯。”
三畝地的金針菇,用了30多個人,將近四個小時,才全部收割完畢。
又叫來許多人幫忙搬上車,用三輛大貨車,裝上六層才將金針菇給裝完。
白玉蘭把地址交給貨車司機,叫他們把貨運到高壓滅菌工廠。
支付了一半車費,叮囑司機大哥們小心開車。
發了工錢,送了一些品相不好的金針菇給工人們,跟他們約定下次上班時間,人群才散去。
其他人想要參與種植的人員,白玉蘭讓他們明天到三叔家里聽課。
安撫了一番,他們才愿意離開。
所有人回家,就見白川和張童搬出躺椅、小桌子,左右躺著,喝著香茶享受著鄉村氣息。
“我們在那么忙進忙出的,你們倒好,在這享受生活來了。”
白川哼唧,“公司又沒有我股份,我去干嗎?”
張童坐直了,給大家倒茶,“我難得放假,你別叫我干活了。”
大家拿上小板凳,圍著茶幾坐,三叔三嬸一連喝了好幾杯茶水,才停下。
白玉蘭拿出賬本和他們算賬,“培養基、置物架等貨物的價錢,你們都知道的。”
三叔三嬸點頭,三叔說:“這些東西都有單據,錯不了。”
“好。”白玉蘭點擊自己的手機,用計算器一番計算。
“除掉成本,你第一批金針菇的獲利是6萬4千。”
“6萬4千!”三叔驚愕。
三嬸也不敢相信,伸頭去看手機。
白玉蘭解釋說:“主要是收購價高,我這里的收購價,跟外面的收購價是不同的。
所以你這利潤就高。”
三叔搓著手說:“雖然你們賺大錢了,但也不能夠在這里給我讓利啊。
你該怎么給就怎么給。”
“對。”三嬸說。
“你們想差了,這個金針菇對得起我這個價格。
我這個品種的金針菇營養價值高,口感好,所以才價格高。”
白玉蘭拿起手機,“你們是想轉微信呢?還是轉賬銀行卡?”
三叔立馬說:“銀行卡,銀行卡安全。
你等等我去拿。”
說著他就跑走了。
看著三叔踉蹌跑走的樣子,大家都笑了。
白玉蘭和三嬸說:“第一次要除掉構架的成本,才6萬多。
等第二批貨出產,比這還多,上七八萬也不成問題。”
“是嗎?太好了。哎呀,真的太好了。”三嬸笑了又笑,就要笑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