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客戶:xxxxx于2月16日14時,向您的農行賬戶(尾號5889)完成轉入交易,金額為余額為稅后,舒服!
………
燕京三環路。
葉秦坐著出租車,跟林彬開往XC區。
已經是西元2010年,再不趁著房價高漲的拐點,趕緊入手個一套兩套。
等天價片酬的時候,下回再買,就不是一部戲兩套房,應該是三四套房。
“哥,我看劇組里的人,比你腕兒小,都有專車配司機。”
林彬坐在副駕駛座,扭頭看來,“什么時候咱們買車啊?司機不用找,我有駕照我能開。”
葉秦翻翻白眼,這會兒買什么車啊,有錢要放刀刃上。
果斷先入手茅臺,10年股價大概在100元左右,湊個整,20000股。
20年,茅臺的股價可在2200元/股左右,就算增發,10年里也配了3次股。
累計送股,每10股送3股,持有20000股茅臺的股票就可以分到6000股。
26000股,兩百多萬,變四千萬,還買什么幣啊,呵呵,永遠的利好茅臺。
股票都是醬香味的!
再買一套宇宙中心華清嘉園的房子,在燕京有一個根據地,有一個自己的小窩。
嘚,拋去裝修后,一夜回到解放前,卡里只剩下一百多萬。
按光谷神奇說法,100w讓我很心慌。
還要成立工作室,找個靠譜的經紀人,林彬暫時難當大任,極限是執行經紀人。
該找誰問呢?
“然后你把電話打給我?”
楊曼接到這個電話,心里五味雜陳,讓公司藝人經紀部總監,給工作室推薦經紀人?
葉秦,真他娘是個天才。
“你的工作室打算跟公司是什么模式?”
“掛靠吧。”
葉秦說的干脆。
工作室大致有三種運營方式,獨立、掛靠、依附。
獨立,就是跟經紀公司連合約都沒有,沒有原來公司的背書,商演、廣告、代言、戲約,全憑自己,連經紀人都要自己聘任。
這要等明星羽翼豐滿,名聲在資本市場就是響亮招牌,才能引入金融熱錢。
像范稅冰的唐德工作室,成立才8個月,敢估值7個億,就是因為唐德有范稅冰的經紀約。
資本投的是范稅冰這個人的“ip”。
明星ip化、證券化,在互聯網入場以后越演越烈。
掛靠,有合約、入股、對賭、合伙人等方式,跟經紀公司利益掛鉤。
定期完成公司要求的營業額、業績。
經紀公司把事務決定權還給藝人,配備專屬經紀人,承諾每年幾部影視戲約。
比如華宜跟李白蓮,由她妹妹李薛擔任專屬經紀人,華宜有什么戲約有什么角色,李薛竭力爭取。
另外,李白蓮搭上鄧云蒂的快車,勇闖好萊塢,拍《生化危機》、《雪花秘扇》,華宜都有出資份額。
依附,顧名思義,跟葉秦如今的情況差不多。
掛靠永樂公司,不單是自己實力還不夠,也是念及程力東在《雪豹》上出力,做人不能忘本。
“楊姐,最好這些天給我找一個,這幾天要談合同。”
葉秦悄聲道:“彬哥還不能勝任。”
“你又背著公司接什么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