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下榻的酒店,葉秦坐在軟床上,甩動著手寫改動的電影票。
偷票房,造票房,對華夏電影而言,司空見慣。
2014年以前,屬于院線占據主導的階段,因為華夏電影市場,缺乏統一的計算標準和發布渠道,幾十條院線分散經營,分別歸不同的資本。
這個時期的造假手段五花八門:
廢票利用,是一張廢票多次使用,每使用一次就偷一次票房。
捆綁套餐,是把影票價格攤進套餐飲料和爆米花費用中賺取差價。
像自個跟《繡春刀》碰到的,就是手寫票鉆空子,手寫票不計入票務系統。
11年的影院,基本有兩套票務系統,就像某些地產公司有兩本賬,會買兩套票務系統,一套負責影院日常出票,一套負責將票房上報國家。
而出于這些弊端漏洞,當某些電影票房、排片出現頹勢,有的制片方會主動地更改分賬比例,把本應該屬于自己的票房盈利讓利給影院院線。
俗稱“返點”,影院為求利益最大化,會把沒有返點的影片票房,挪到有返點的影片。
往往“偷票房”的電影,全是檔期內勢頭最強勁的,因為漲勢高增幅大,好像《泰囧》拿下13億,又有誰注意后面的幾百幾千萬的變動呢?
“秦子,這事必須立即聯系王總,讓光線出面處理,不能這么算了。”
路陽雙手叉腰,來回踱步,臉上寫滿著憤怒,這是第一次遭遇這種“行內暗手”。
“我已經聯系,王總打算內部自查,不會由光線出面,因為合作的院線總以后不再合作吧。”
葉秦攤攤手,雖然制片方聽著牛叉,可一個做內容的敢得罪一群渠道商嗎,連《我不是潘金蓮》上映時,馮褲子鬧到跟萬答互懟掐架的地步。
這種“偷票房”的歪風邪氣,一直到淘票票、貓眼的三方票務系統出現才剎住。
沒錯,有實力必須得整一個票務系統。
路陽無奈地嘆氣道:“那就眼睜睜看著,默許《武俠》跟院線合伙這么干?”
“也不是。”
葉秦揚起一抹笑容,丫的,他們偷誰不好,偷到圍脖一哥頭上?
如今的圍脖可不是后世骯臟惡臭的“糞池”,堪稱民生監督平臺,比方“我爸是李剛”,捅到網上,頓時成為熱議事件,官方不得不下場。
“干脆咱們頒布一個圍脖懸賞令。”
“圍脖懸賞令?”路陽眨著眼。
葉秦瞬即噼里啪啦一頓敲手機,編輯出一段:
“今天收到一條粉絲的舉報,很感動,也很氣憤。
電影行業的欣欣向榮,來之不易,最主要的是守規矩,希望業內同行能夠遵守規則。
但凡能證明《繡春刀》被偷票房的,歡迎舉報,凡舉報正確者,均會獲得片方1000元大獎,以及《繡春刀》主演人員任一一名的簽名。請附圖,有圖有真相!”
“你覺得怎么樣?”
“你這么硬剛院線,萬一他們記仇,明里抵制,暗里使絆,怎么辦?”
“呵呵,他們不會跟錢過不去。”
葉秦不以為然,又不是徐山爭做事做的那么絕,《囧媽》擱網絡另辟渠道,得罪傳統院線。
心里補上一句,尤其是11年以后,電影行業開始騰飛。
………………
7月7日,距離葉秦發布“懸賞令”,不到一天的時間。
像一個大力士扔出巨石,砸進水里,轉瞬間,在圍脖上引發熱議,路人們吃瓜,粉絲們憤憤不平,響應葉秦的號召,觀影的網民紛紛跑到評論區下方留言留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