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口碑極高,觀眾愿意口口相傳,稱之為‘水’的話,我希望這樣的自來水能更多,畢竟,大家水才是真的水。”
………………
燕京是全國排名第一的票倉城市,2011年總票房全年15億左右。
燕京萬達影城。
售票臺前,王浦緊皺著眉頭,望了眼大排長龍的隊伍,也不催,也不擠,安安靜靜地等待。
就在這時,大堂里,突然出現幾個人影,一個拿著話筒的女人,一個扛著攝像機的道男人。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華夏電影報道的記者,劉瑤。現在我在市中心的萬達影院。”
“9月、10月份內地票房市場低迷,隨著《猩球崛起》攪動風雨,本以為《鐵甲鋼拳》、《丁丁歷險記》、《驚天戰神》等好萊塢大片進一步促進復蘇,沒有想到一部成本不過千萬的另類愛情電影,成為11月檔最亮璀璨的星星。”
劉瑤說完開場白,在征得隊伍里一干人的同意,提問道:“你好,請問你們打算看什么電影?”
“當然是教主的《失戀33天》啦。”王浦道。
“教主?”劉瑤一臉懵逼,這個教主是葉秦嘛?
“沒錯啊,教主體恤我等教徒,第一部電影下場親身示范教我們怎么當舔狗,第二部電影又親身示范如此光棍逆襲,王小賤對黃小仙那種獨特的脫單,我必須要好好學習研究。”
“舔,舔狗?”劉瑤感覺智商遭到暴擊,偉光正的葉秦跟舔狗教主搭鉤,畫風突破
輪到王浦買票,他一邊選座,一邊說:“沒錯,我們幾個都是教主的老舔狗,一塊相約的,這回是二刷。”
當晚17點50分,這則采訪毫無保留地出現在六公主的“華夏電影報道”頻道。
“11月份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檔期,四部好萊塢大片都被擠壓在這個狹窄的市場內自相殘殺,而同檔期的諸多國產中小成本電影如口碑不錯的《星空》、《轉山》等也相繼慘死在影院內。許多人會以為11月份對于這些國產中小成本電影來說會是一個被無情絞殺的血肉戰場。”
“《失戀33天》的優異表現無疑給眾多電影相關從業人員打了一劑強心針,堪稱國產電影的一道亮光。”
主持人藍玉翻動采訪稿,一一地例數《失戀33天》取得的各種驕人成績:
“截至到目前,《失戀33天》首周末、次周末票房累計取得5.1億元,葉秦離華夏內地首位10億俱樂部男演員,只差4000萬,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夠突破。”
“關于葉秦以及《失戀33天》為何能在好萊塢電影環伺夾擊的環境下,一黑再黑,殺出一條血路強勢奪魁,這里我們邀請到北電文學系副教授,也是執導《失戀33天》的薛曉路導演,請她來為我們說明一下。”
薛曉路雖然才結束路演,但精神振奮,她可是第一位億元票房俱樂部的女導演。
“《失戀33天》,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我歸結為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其中我覺得最應該說,最應該強調的便是‘人和’,這個人指的可以是曾經失戀的影迷群體,但這里我特別指出,這個人——”
“是葉秦!”
藍玉好奇道:“沒錯,剛剛看報道,劉瑤跑了10個影院,采訪大多數跟葉秦相關,要么自稱是小樹林,要么自稱是舔狗,全部都是在已經看過電影的基礎上,第二次,第三次不倦地觀影,這種現象幾乎少見。”
“這個,我在路演的時候問過葉秦,他把這種現象概括為‘粉絲經濟’。”
“粉絲經濟?”
寬大的電視屏幕里傳出的聲音,通過音響立體聲環繞在湯臣一品五百多平的空間。
染著黃毛的郭小四,用干瘦的手搖晃盛有白葡萄酒的酒杯,目光直直地盯著液晶熒屏里的葉秦。
“《失戀33天》這樣沒格調的小說都能改編賣5億6億,我的《小時代》、《幻城》、《爵跡》,如果由他來出演男一,佟麗雅、楊小蜜出演女角,他們的粉絲,我的書迷,豈不是可能一下子掙10億!”
這年頭的郭小四,可是靠著《最小說》、《最漫畫》、《文藝風象》等雜志期刊締造自己的文娛帝國,雖然頻頻有槍手、抄襲、惡俗、拜金等風波,但身為合格的商人他都不care,他只在乎:
一個演員投資演出都能這么掙錢,為什么他不能投資自己作品電影撈錢?
“葉秦好帥啊。”